“今年的分红已拿到手,我们脱贫更有信心了,真得感谢党的政策好呀!”12月19日,邓州市龙堰乡姚营村村民段桂芝在领到3000元分红现金后喜出望外地说。
在邓州市,像段桂芝一样,贫困户通过该市的小额信贷政策,将资金入股企业拿到分红,成为该市创新扶贫模式助农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邓州市以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着力点,创新载体,综合施策,以“四化双评”、“三权分置”、金融“造血”三驾马车,助力脱贫攻坚不断向前推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化双评”,保识别精准。“四化双评”是该市按照“互联网+”思维在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领域进行的一种探索实践,即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群众信息化、为民服务全程化、服务效能公开化,基层党组织评星晋级、党员评星争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该市把服务、指导、管理和监控等每个环节,都融入“四化双评”大格局中,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全市脱贫攻坚专项工作信息库,实现对贫困户基础信息、政策落实的动态监管,有效解决了扶贫对象“精”和“准”的问题。
“三权分置”,带贫富双赢。该市主动适应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创新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序集中流转,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每亩年均获得600元的收入,还可受雇于经营土地的企业和个人,额外获得劳务收入。同时,他们还学到了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促进了贫困农户“增智换脑”,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2016年8月以来,该市以孟楼镇为试点,探索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通过“流转——整理——再流转”途径,实现了农户、村集体、国有土地公司和新型经营主体多方共赢。目前,孟楼镇已流转土地5.7万亩,发放流转资金3400余万元,实现54户150人脱贫。
金融“造血”,激内生动力。该市统筹财政资金,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通过贴息支持、财政奖补、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流向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截至11月底,市财政共拨付风险补偿金3000万元,撬动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658亿元,累计带动贫困户3618户。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