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艾草王”擎起桐柏县产业扶贫“龙头”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8-01-26 08:47:22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南阳观察记者孟向东本报通讯员杜福建仵峰
     
        桐柏山盛产优质艾草,无论是在大山的褶皱中,还是在丘陵荒坡、平原地带,无论是在田间野地,还是百姓家的房前屋后,野生艾草随处可见。千百年来,当地百姓习惯于用艾草泡脚治脚气、用艾灸治感冒等小病痛,端午节插艾草辟邪的传统一直传承至今。如今,小小的艾草已经成长桐柏山区贫困群众致富的“黄金叶”,擎起桐柏县扶贫的“龙头”。
     
        1月17日一大早,桐柏淮源国生艾制品有限公司的当家人刘锋顾不上寒冷,又像往常一样忙活开了。他跟十几个贫困户一一电话联系,指导他们对艾草田园进行施肥与管理。“现在施用农家肥,春上三四月份艾草长得更壮实。”刘锋说。
     
        刘锋是桐柏县远近闻名的艾草产业“土专家”,也是当地名副其实的“艾草王”。
     
        刘锋从小看着父亲收购艾草等中药材,将艾草作为原材料相继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受到广泛欢迎,他也因此与艾草结下不解之缘。
     
        返乡创业争做产业“龙头”
     
        2003年,从部队复员返乡的刘锋,决心把父亲创建的艾制品有限公司发展壮大。起初,刘锋一边在深圳打工,一边做营销拓展艾产品销路。2008年,刘锋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淮源镇。父亲给了他3间厂房、500吨艾草。“这就是我的起步本钱。”刘锋说,“父亲虽然把艾制品销售到了韩国、日本,但国内市场并未打开。我的理想是让艾制品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
     
        理想虽然丰满,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准备大干一场的刘锋,正好赶上国际金融危机,企业刚刚起步就遇到了障碍。“稳住国外客户,拓展国内销路。”经过一番考虑,刘锋拿定了主意。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至2009年,他带着2名业务员,先后到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遍寻代理商,终于让公司有了转机。外出的经历也让刘锋认识到要把艾产业做大做强,必须走艾草精深加工之路。2013年,他购进上百台艾草精深加工设备,开始尝试对艾草进行分类加工,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艾草油丸剂、用于艾灸的艾绒、艾药酒等多元化的产品陆续推向国际和国内市场。
     
        “牵手”贫困户铺就致富路
     
        “我最初的梦想就是要打响桐柏艾草产业的品牌。”企业发展越来越好,刘锋又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乡亲。
     
        “在桐柏山区,我们家是因艾致富的领头羊。一家富了不算啥,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才算真本领。”刘锋说,“我更希望让更多百姓通过种植艾草实现脱贫致富,让桐柏成为全国的艾产业发展示范县!”为此,他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参与桐柏县“百企帮百村”活动,发挥艾草产业对贫困群众的致富带动作用。“前些年,我们主要是收购艾草,公司每年要收购2000吨左右的艾草,惠及周边乡镇收割艾草的2000多户村民。去年以来,公司入驻淮源镇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吸纳周边的贫困户前来就业,脱贫增收。”
     
        刘锋所说的精准扶贫就业基地,位于淮源镇淮源村。入驻该基地以来,他的公司已吸纳110名周边村庄的贫困群众在这里稳定就业。目前,就业基地内90%以上的工人都是当地的贫困户,月人均收入都在1500元以上。愿意入股的贫困户,每年可以拿到入股分红,分红保底收入1300元。除此之外,他还为农户提供艾草种子和种植技术服务,现在淮源村参与种植艾草的农户已接近30户,种植面积近300亩。“艾草王”刘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又一个心愿,用“艾”为当地贫困户铺就一条稳定的致富道路。
     
        在桐柏,如今像刘锋一样从事艾草加工的企业已发展到10余家,艾草种植面积达到30000亩。这些“领头羊”们一起托起桐柏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梦想。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南召“贷”动4200余户贫困群众富起来
    上一篇:我省传统村落总数达811个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