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这么多年能够坚持下来真是不容易,应该给她好好地写写!”
3月11日,听说记者前来采访智小新,正阳县慎水乡山头村的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夸个不停。
今年50岁的智小新和丈夫邹华黎是中学时同班同学。1989年,两人进入婚姻的殿堂。次年,他们的大女儿邹晴出生,一家人其乐融融。
生活有时候总是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1995年夏天,邹华黎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全身关节僵硬,完全失去劳动能力。当时,智小新正怀着第二个孩子。
“就是再难,我也要把华黎拉到大医院好好地让医生看看,不然不放心!”智小新擦干眼泪,她相信丈夫的病有希望治好。
当年10月,生下二女儿的智小新刚坐完月子,便抱着吃奶的孩子,搀扶着邹华黎去武汉、郑州、洛阳等地求医。2000年9月,她四处拼凑6万多元,带丈夫到洛阳做了髋关节更换手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丈夫的病情慢慢好转了一些。
看着年迈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智小新再清楚不过,自己不能倒下,一定要把这个家撑起来。家里种了十多亩地,耕种犁耙她都学会了操作。为了增加收入,农闲时,智小新还到县城的建筑工地上搬砖头、拉沙石、提泥灰。同时,为了能挤出更多的钱给丈夫治病,她的主餐经常是白水煮面条、馒头蘸着自做的豆酱辣椒酱。“在不耽误老人和孩子吃饭学习的情况下,把钱都用来给丈夫治病,自己生活苦一点算不了啥。”智小新说。
为了不让丈夫受到委屈,身体能够逐步得到康复,每天早上6点左右她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给邹华黎洗漱、喂饭、按摩,再推着他到外面转悠一会儿,20多年来,除了雨雪天取消最后一个“课目”外,她一直坚持这样做。
受智小新吃苦耐劳等一些精神品格的影响,两个女儿表现也非常优秀。2008年,大女儿考上南阳师院后,为了减轻家庭压力,供养还在读初中的妹妹,毅然放弃了学业南下打工。小女儿邹书娟学习非常刻苦,考上了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
22年来,智小新坚持用爱撑起了一个家,她的精神也感染着乡亲们,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她先后被慎水乡妇联、正阳县妇联、驻马店市妇联评为十佳“好媳妇”。记者黄华通讯员陈健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 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 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