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淇县西岗镇秦街村朝歌民俗文化园里,游客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早就慕名秦街村的小吃,来后发现种类多、味道美,还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是一个寻找乡愁的好地方。”从新乡自驾前来的游客李先生感到不虚此行。
“如果不是李书记返乡带领大家干,俺村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村民王习锋告诉记者。
王习锋口中的“李书记”,就是秦街村党支部书记李树祝。2014年10月,在外经商的李树祝积极响应县委实施的“头雁回归创业计划”回村任职。经过3年多的努力,秦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探索出了一条平原传统农村致富奔小康的路子,现在的秦街村是淇县改善人居环境示范村,并入选2017年河南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在村头的淇河岸边,记者遇到了李树祝,他正陪同来自郑州的一家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参观农耕文化园项目,洽谈合作事宜。“淇河绕秦街村而过,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今年我们计划围绕淇河湿地生态区,打造一个婚纱摄影基地。”李树祝介绍说。
“以前,俺村主要种小麦、玉米,村民收入不多,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李树祝告诉记者,“一个人富不算富,全村人富才是真正意义的富。
我回到村里后,提出发展的第一步棋就是壮大集体经济,改变落后面貌,加快群众致富步伐。”
李树祝多次召开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成立了西岗镇首家村办集体企业秦街村预制构件厂,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此外,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建立了500亩黄桃采摘园,成立了众均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写了村集体经济空白的历史。
秦街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村民的收入也大幅提高。人心凝聚了,发展的思路更加明确了,如何让村民走上致富路?李树祝决定推出发展的第二步棋: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朝歌民俗文化园。
“经过近两年努力,我们利用村里的河滩荒地建设了朝歌民俗文化园,已建成茶楼、戏楼、古官道、民俗体验馆等,与之配套的水上乐园、滑雪场也已投入运营。”李树祝说,“现在秦街村在豫北地区的乡村旅游中小有名气,来这儿的游客越来越多,2017年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
为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李树祝今年准备实施第三步棋,真正将秦街村打造成为豫北民俗文化第一村。“从今年3月开始,我们将开工建设四合院客栈、农耕文化园、淇河观光步道、奇果园、爱情文化广场、四季花海婚纱摄影基地等项目,让秦街村的旅游事业更加红火。同时,将围绕淇河做文章,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滨河生态带,让秦街村成为一个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李树祝信心十足地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