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平顶山市湛河区:百余“苗经纪”振兴“苗经济”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8-03-23 09:37:12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3月20日,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邢铺村农民陶占柱的苗圃里一派热闹景象:红叶石楠、广玉兰、木瓜、樱花,还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树苗,不断被装上前来购买树苗的车辆。“这些树苗是俺从云南、安徽、江苏等地引进的,各自有各自的脾气,培育它们一年多了,还真有点儿舍不得!”陶占柱说,“现在它们已经完全适应了咱这儿的气候、水土,乡亲们移回去种,肯定能活!”
      引进外地优良树种,经过杂交、嫁接等手段进行改良,适应当地生长环境后推荐给群众。时下在湛河区,像陶占柱这样利用自己的苗木栽培特长传递“绿色”的能人已经有100多个,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苗经纪”。据统计,三年来,他们累计为湛河区及周边地区成功“同化”外地优良绿化、经济树种87个,约198万株,不但提高了绿化效果和苗木成活率,还使自己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苗经纪”都有一手侍弄苗木的好手艺。他们有的是园林管理部门的退休职工,有的是在南方园艺单位工作过的返乡农民工,还有的是爱好苗木栽培的农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们返租土地,招收员工,建起大到数十亩、小到三五亩的苗圃,做起了树苗经纪生意。今年47岁的北渡街道汴城村新型职业农民孙超权就是这样。他利用外出打工的机会学会了观赏苗木的栽培管理技术,回乡后就租了60多亩地,吸纳该村20多名劳动力干起了老本行。“按今年的行情算,俺每亩地能赚一万多块钱!”他信心十足地说。
      前几年,当地引进的绿化树种女贞品种老化,经常得白粉病落叶、死亡。后来,陶占柱和该村“苗保姆”魏东风、王国立在市农科所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培育出了抗病力强、外形美观,更加适应当地环境的“平抗一号金叶女贞”,并获得了省级认证,当年就售出6万多株。(记者丁需学通讯员徐光亚)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静霞)

    下一篇:新郑市全面推行农民工工资发放“一卡通”制度
    上一篇:农田里来了“绿领”创客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