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柳依依: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一幢幢造型新颖的农家住宅楼;老人在村文化广场悠闲地晒太阳、小孩尽情地嬉戏打闹……这是一幅祥和美丽的幸福画卷。
让记者惊奇的是,这幅画卷“主角”的身份是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唯一的省级贫困村——大杨庄村。
这是真实的写照:过去的大杨庄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穷村。村里道路是土路,村民的住房破旧不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邻村的群众已开上了汽车,大杨庄村的有些家庭连电动车都买不起。
“过去没人愿意嫁到大杨庄。不仅男孩不好娶媳妇,甚至小妮嫁出去都被婆家人看不起。”一位70多岁的村民回想起过去,仍无限感慨。
这也是真实的写照:如今,大杨庄焕然一新,村变美了,村民致富路宽了,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昔日的省级贫困村,已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领导出招创新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
2015年,大杨庄村由延津县划归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背靠工业发达的经开区,大杨庄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群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通过领导干部结对,辖区各局、办分包等形式,积极引导经开区企业优先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到企业就业,发挥产业扶持脱贫的“造血”功能,推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大杨庄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多数都是因残致贫、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劳动能力弱,要想办法帮助他们尽快脱贫!”大杨庄驻村第一书记张善涛说,“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
今年56岁的贫困户张春荣,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她有两个儿子,小儿子早年因车祸身亡,大儿子、大儿媳妇都患有精神疾病,二人生活都需要他人照顾。孙女、孙子全靠张春荣拉扯长大,长期以来一家人靠着低保和救济度日。
“现在,村干部让我和儿子结伴去扫地,两个人的工资一个月能挣3200元。有钱了,买了一辆新电动车,送孙女、孙子上学也方便了。以前不敢买的东西现在也敢买了,现在生活可幸福了!”张春荣高兴地说。
领导出招给大杨庄村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按照新乡市委部署,新乡市实施市领导包村联户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同民多次亲临大杨庄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丁同民在走访贫困户中发现,大杨庄村要利用好经开区的工业资源,并提议在村里建一个脱贫攻坚劳务服务中心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
不久,新乡经开区迅速在大杨庄成立了脱贫攻坚服务中心,由大杨庄村委会主任杨素敏直接负责。
“目前经开区脱贫攻坚劳务服务中心已安排了村内11户贫困户,共14人上岗就业,主要做清洁、绿化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安排人员看管巡逻,负责检查并确保他们的安全。”杨素敏说。
同时,在政策引领下,通过上级资金支持,2017年,大杨庄村投资近500万元修建了文化广场和体育场,对村内主干道进行了重修。修建了安全饮水点,给学校新盖了教学楼,切实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除此之外,经开区各企业在管委会的引导下,也纷纷为脱贫工作尽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他们开展的“百企帮百户”结对帮扶活动,已帮助村里转移就业劳动力39人。不少企业都为对口帮扶的贫困户子女送去了助学金。
“授贫困户以‘渔’,才能解贫困户之困。”新乡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王景书说,“受帮扶不是贫困户脱贫的长久之计。想要脱贫致富,一定要自力更生,培育产业,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大杨庄村一定要有自己的产业。”
◆能人带动产业发展打开新思路
大杨庄村怎么发展?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在大杨庄发展产业扶贫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村党支部书记杨家龙和村委会主任杨素敏各出奇招:杨家龙决定在自己擅长的农业种植上有所创新,而杨素敏是脱贫攻坚劳务服务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平日和企业接触较多,身边也有许多办企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同学,主张借经开区工业优势招商引资办企业,利用工业项目带动贫困户致富。”新乡经开区党政办公室主任陈淑文说。
“工业、农业是发展经济的‘双翼’,要双管齐下一起抓,才能更好地带动贫困户脱贫走向致富路。”2017年6月5日,丁同民部长来到了大杨庄,在给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开座谈会时一锤定音。
丁同民的话打开了大杨庄村“两委”领导的思路,只有发展多种产业,才能更好地实现大杨庄村增收脱贫。
工农互动,“双翼”产业扶贫项目拉开了大杨庄脱贫致富的序幕。
作为贫困村的村委会主任,也是村里的经济能人,杨素敏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为全村谋发展。继经开区成立脱贫攻坚劳务服务中心后,于2017年6月,杨素敏又成立了新乡市四方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宽了贫困户就业的机会。目前,该公司已安排了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17人到该公司上班,人年均工资在1.9万元以上。同时,该公司还向区内企业输送60人(次)以上的工人,其中贫困人口16人(次)。目前经开区脱贫攻坚劳务服务中心和新乡市四方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在同一地点办公,共同服务贫困户和周边村民就业,不出家门就能挣钱。
纺织服装产业是新乡经开区的主导优势产业。目前,大杨庄村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为了能让更多的贫困户尽快脱贫,杨素敏经多方考察,招商引资,引进一个能解决更多贫困户就业的纺织项目。同时,把该村在外经商的有志青年杨永强请回来在区内创业,大杨庄村借助杨永强的专业技能及市场销路,在新乡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000万元成立了新乡市永祥纺织有限公司。目前设备已安装到位,纺织工人正在培训中,预计4月下旬试生产。
与此同时,2017年底,新乡经开区管委会先期投入该公司363万元对区内68户16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资产收益分红,每人每年红利1540元。在招工时,贫困户具有优先录用优势,解决一些有劳动意愿的贫困人口,使贫困户在脱贫攻坚路上,走上了更扎实的一步。
贫困户杨青信就是产业项目受益者之一。杨青信患有慢性病,妻子患有精神障碍,三个孩子,最小的才10岁,一家老小住在拥挤、潮湿低矮的两间旧房里,两年前,村委会帮助他盖了新房。“去年,杨素敏安排我到新乡市四方劳务服务中心打工,一个月挣2000元,我的大女儿马上要到新乡市永祥纺织有限公司上班,听说一个月最少能挣3000元,我家的幸福日子要到来了!”杨青信充满自信地说。
再说说另一位。作为贫困村党支部书记的杨家龙,决定改变村民种花生的老观念,要让大杨庄村的土地“生金”。看到芦笋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大杨村的沙土地也特别适合芦笋生长,杨家龙便组织大家种芦笋。
2017年6月底,大杨庄成立了以种植芦笋为主导的豫之康农业种植合作社。目前已有18户村民入股成为社员。当年7月,全村种下80亩芦笋,今年4月将进入初产期,预计亩均可产春笋500斤,总产值可达20余万元,将带动19名贫困人员增收,每人每年增收500元以上。
今年1月,大杨庄村委会投资300万元成立华之康农业种植合作社,种植花卉、食用菌。花卉苗圃种植面积为70亩,修建占地30亩的食用菌塑料大棚20座。这将带动281名贫困群众,每人每年分红1000元以上。
合作社通过“金融扶贫”的方式,贷款给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让他们也能够入股、分红。为保证贫困户利益,合作社还与山东三农中原集团签订了订单式协议,确保种出的产品不愁销路。
大杨庄成立的合作社通过实行“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股份制扶贫模式,实现了“流转土地挣租金,入社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挣红金”。下一步,大杨庄村还将全村500亩土地进行流转,盘活土地资源,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贫困户不仅可以通过流转土地保底收入,也可以在合作社打工,通过自己的劳动领取工资,增加家庭收入。
◆树立信心转变观念激发内生动力
“帮扶需要‘输血’,更重要的是增强贫困村自身的‘造血’功能。”新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思江如是表示,“我们要把着力点放在大杨庄的长远发展上,在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上下功夫。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全力帮助大杨庄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产业发展给大杨庄村民带来了实惠,结果是:人人有活儿干,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足。
大杨庄贫困户杨计峰,妻子早年去世,家里孩子多且年龄较小,三个孩子都在上小学,思想懈怠,缺乏脱贫致富的主观意识。杨素敏发现,杨计峰有理发技能,考虑到该户的实际情况,他主动将杨计峰以前简陋的理发店进行整改装修,打了一眼新的取水井,配置了水泵、压力罐、电热水器及理发用品,改善了理发环境,让杨计峰经营。为提高杨计峰的理发收入,杨素敏每月为大杨庄村的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免费发放理发卡,并将杨计峰理发店设为定点理发处,一个月下来收入挺可观,杨计峰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增收,提高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如今在生产之余,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赌博的人少了、看书的人多了;闲逛的人少了、健身的人多了;滋事的人少了、干事的人多了。”大杨庄村村民刘秀梅自豪地告诉记者,“俺村修建了文化广场和图书馆,没事的时候来村里看看书,散散步,跳跳舞,健健身,环境好,空气新。这环境整与不整还真不一样啊!”言语中透露着对大杨庄变化的无限赞许。
今年大年初四,由新乡市委宣传部和新乡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牵头,新乡经开区社会事务局和大杨庄主办了“不忘初心跟党走,艺术名家进基层”文化扶贫暨文艺汇演下乡活动。活动中,新乡市艺术名家团队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小品、戏曲等形式给村民带来了新春的祝福。演出间隙,还对大杨庄村2017年评选出的12户“五好”家庭和10个“好媳妇”进行了现场表彰及颁奖,传递了正能量。
从省级贫困村到文明新村,从脏乱不堪到洁净如画,从面朝黄土刨食到进厂打工挣钱,多个产业扶贫项目的兴起,使省级贫困村大杨庄正在化蛹成蝶。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大杨庄村将会成为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