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黄红立通讯员史龙飞文/图
洛阳是全国重点产烟区之一,现代烟草农业是洛阳现代农业“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洛阳烟草部门发挥产业支农扶贫的带动优势,优化烟区布局,强化对烟农服务,带动贫困农户致富,“金叶扶贫”已经成为贫困县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省正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烟草大省向烟草强省转变。洛阳市市长刘宛康说:“洛阳烟草业转型升级是加快构建洛阳‘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深化地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脱贫攻坚、壮大地方财力的重要抓手。”
今年,面临总量不稳、成熟过晚、品质不优的三大难题,洛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提出了“打赢烟叶翻身仗”的目标,全力以赴确保完成35.3万担的烟叶计划。
4月23日到24日,冒着春寒小雨,洛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组织全系统和重点烟叶县烟站以上干部,深入嵩县、伊川、汝阳、宜阳和洛宁县的烟叶育苗中心和田间地头,看现场、谈问题、提意见,畅所欲言,把脉洛阳烟叶发展思路。
破解三大难题
2017年,洛阳在烟叶生产季节遭受了严重的旱灾、雹灾、风灾和涝灾等自然灾害,多灾叠加导致烟叶生产损失惨重。虽然累计投入抗旱资金350万元,补贴烟农购买移动式水罐1200个,投入抗旱机械2000余台,实现抗旱浇烟3.2万亩,协调保险公司对受灾烟农进行赔付,最大限度挽回烟农经济损失,但全市8个种烟县、74个种烟乡(镇)、543个种烟村、6601户种烟农户,种烟面积12.3万亩,收购烟叶仅17.24万担,降到了历史最低谷,对烟区稳定烟农增收、政府税收、工业信心、烟区信誉损伤较大。
“随着全国烟叶供需关系的转变,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洛阳烟草面临着三大难题。”洛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苏永士说,“一是总量不稳。二是成熟过晚。三是品质不优。”
“烟区发展稳定是根本。”做稳烟叶是打赢烟叶翻身仗的必然选择。决胜要有决心,开局重在开头。今年,洛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提出了“打赢烟叶翻身仗”的目标,全力以赴确保完成35.3万担的烟叶计划。
推进“三稳”工程
2018年,洛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工作总体思路是:围绕“稳”字做文章,围绕“优”字下功夫,着力破解“总量不稳、成熟过晚、品质不优”三大难题,强力推进“市场稳定工程、总量稳产工程、品质提升工程”三大工程。主要预期目标是:年收购总量稳定在40万担上下,烟农亩均收入稳定在4000元左右,烟叶进入全国重点骨干品牌核心配方,成为目标客户不可或缺的原料,牢牢守住全省三大主产烟区地位。
今年,洛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率先创新实施“职能+”的工作机制,对三大主产县的烟叶生产经营工作进行包干负责,烟叶生产科、烟叶生产技术中心和烟叶营销中心3大中心分包洛宁、宜阳和汝阳3个烟叶主产县,3个县的生产经营业绩与部门业绩考核挂钩,与部门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成立烟叶工作促进组,形成“3+1”的洛阳烟叶工作改革推进新机制,从而带动全市烟叶战线转变工作作风。
“做稳烟叶是总量稳定、质量稳定、市场稳定的全方位稳定,必须以完成计划任务为重点、提升品质特色为关键、推进市场建设为保障。”苏永士说。
做好烟叶移栽
俗话说:“苗好一半收”。两天的观摩现场中,洛阳市各烟草主产县勇于探索、利用新技术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嵩县旧县镇上川村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采用秸秆覆盖保护土壤;汝阳县内埠乡罗洼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科技的成果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绿色防控、诱虫灯等防虫技术、小苗膜下移栽、水肥一体化、生物质炭基肥改土、上部4~6片叶一次性带茎采烤等关键技术,形成“科研—示范—推广”的良性模式;伊川县引进碗罩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形成了该县葛寨镇黄兑烟叶示范区上千亩景观;宜阳县高村镇石村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1100亩烟田已经全部实现盖膜,烟农资料、烟叶成长资料、技术资料等样样成册,有据可查;洛宁县小界乡卫洼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占地2500多亩,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大型提灌工程、水肥一体液态加肥站、试验站等各种服务功能齐全,甚为壮观!
洛阳市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责任到人,既要按下达的面积圆满完成不超种,又要防止面积流失而出现空白虚假合同,洛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要求每亩按1200棵计算,完成13万亩烟叶移栽任务,并按照分配的计划面积任务和每亩1200棵的种植密度对各县考核,确保全市13万亩、35.3万担优质烟叶在4月25日~5月10日全面完成移栽工作。
“烟叶工作是最接地气的工作,洛阳市公司将派驻专人在移栽期间驻县督导烟叶移栽工作,实行移栽工作日报制度。”洛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总农艺师叶红朝说,坚持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建立工作台账,挂图作战,直接到一线、到田间地头,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打通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