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9岁的王艳锋是李口镇白龙庙村农民。去年,他种植烟叶面积470多亩,纯收入达50余万元,是李口镇远近闻名的种烟能手。近年来,他扩大烟叶种植面积,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受到群众的赞赏和上级部门的肯定。
2014年,平顶山市烟草技术中心落户白龙庙村,中心建设面积150亩,主要进行烟叶发展和烟叶技术研发,开展浓香型烤烟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重点示范推广豫烟6号、豫烟7号、豫烟10号、豫烟12号品种,为现代化的烟草工业提供支撑。王艳锋借助这个有利时机,积极发展烟叶种植大方1300余亩,向镇烟站、县烟草公司、县烟办室沟通协调烟草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并得到县烟草公司的大力支持。三年多来,共获得相关部门投入资金300万元,整修道路7.5公里,新建烤房16座,打深水机井8眼,有效提升烟叶种植发展的效益,极大地改善了基础配套设施,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为做大做强烟叶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前,该镇农民主要靠烤烟种植、畜牧养殖等发展生产,但绝大多数村民种植烤烟都是单干,没有技术保障和资金支持,很难上档次、成规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6年,王艳锋结合当地的种植优势,依托县烟草公司成立了郏县金叶源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市烟草公司烟叶生产技术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烟叶生产方面的技术指导,多次以合作社的名义组织召开社员、烟农座谈会,制定规划和发展目标,进一步发动烟农整合资源,推进烤烟产业发展。他还常常带领合作社一班人深入田间地头抓好冬土翻犁、育苗、起垄、移栽、大田管理等各项工作,全力为烟农服好务。在他的努力下,当年烟叶效益得到很大的提升,种烟农户户均增收6000余元。
去年,该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自上而下开展了精准扶贫工作,王艳锋主动吸纳3户贫困户参与种植烟叶,提高其收入。同时,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传统烟叶产业优势,依托烟草合作社大力发展“山儿西”烟叶种植,打造“大烟草、大产业、大扶贫”基地,目前仅烟叶产业一项就实现了帮带39户49人的脱贫任务,占全镇贫困户的四分之一,为精准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