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温县乡村建设 “七步诗”勾勒“五个美”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8-05-10 14:57:1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美丽乡村如诗如画
      □焦作观察记者陈学桦本报通讯员崔新娟
      一抹日光,穿过花木错落成一地碎金;一湾流水,把水墨乡村晕染成大片玉翡;一群飞鸟,唤醒带露含烟的行行杨柳;一树春风,垂下依依翠帘吹进了心里……五月的温县,诗意的乡村,敞开温暖的怀抱,慷慨地向一批又一批前来观摩、游玩的人们挥洒着令人赞叹的美。
      “本来只打算来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的。可到温县后,听说这里很多村庄景致都不错,就来了。没想到,这里满足了我梦里老家的一切想象。”来自南阳的游客杜华边用手机拍摄着温县觉世头村的风景边说。
      “在俺村,不管是扶贫、环保,还是拆迁、修路、绿化、改厕,都是党员干部争先带头,群众主动参与,整个拆迁和建设,群众都不要一分钱赔偿。”该村党支部书记任扬德笑着说,“不光是俺这儿,在县里走一走看一看,和俺村一样看着好看、住着方便的村庄多着呢。”
      去年以来,温县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着力在“美”上做文章,以群众所思、所想、所念、所愿为导向,以城乡规划、绿色整洁、办事方便、就近就业、民风淳朴为脉络,梳理出“布局美、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风尚美”的“五美”标准,探索了构“图”、聚“力”、绘“景”、提“质”、铸“魂”、兴“业”、强“基”,“七步诗”实施模式,勾勒出该县乡村建设的“美丽诗篇”。
      在构“图”方面,该县注重突出个性,因地制宜,强调以点带面、连线成片,谋划了以水、绿、文、农为特色的“乡愁四韵”联动区,依托环城水系、绿色廊道、特色文化、农事科研,将周边村庄纳入其中。
      在聚“力”方面,该县整合各类资金资源集聚财力和人力。自去年起,每年列出1100万元资金,又整合涉农单位的项目资金6000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同时,注重“协同作战”和“人才进村”,激发各方力量共建美好家园。
      在绘“景”方面,该县从改善人居环境开始,对乡村进行整体立面提升,强化特色符号,各村的屋檐、菜园、路灯、墙画等都各有特色,或突出“太极”,或突出“党建”,或突出“英雄”,变“街巷交错”为“街景连环”。
      在提“质”方面,该县一方面抓“硬件”,通天然气、健康水、4G网;优化道路交通、线路网络,优化厕所环境,实施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另一方面抓软件,健全城乡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在铸“魂”方面,该县突出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温县气息、焦作风情、河南味道的豫派民居。通过讲好家乡故事、打造乡愁载体、弘扬家风民风等方式,挖掘文化内涵、保护遗址遗产,促进民风纯好。
      在兴“业”方面,该县充分发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作用,实现农村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同时,着手围绕温县特色资源禀赋和各村优势,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业+健康养生”等新业态。
      在强“基”方面,该县坚持用“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以“智慧党建”为总抓手,以“星级评定”管组织,以“三资”清查堵漏洞,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从而带动全县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
      实施乡村建设“七步诗”,勾勒景业并兴“五个美”。温县合理规划构“图”、整合资源聚“力”、融合发展绘“景”、优化服务提“质”、文化自信铸“魂”、产业带动兴“业”、党建提升强“基”,实现了“一处美”变“一片美”,“看着美”变“住着美”,“一时美”变“长久美”,“环境美”变“发展美”,“外在美”变“内在美”,让美丽乡村,伸手可挽;把乡村样板,展在眼前。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三变一强”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上一篇:西万镇重新披上“绿衣裳”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