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大丰收了

一串串红里透紫的葡萄非常诱人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红汛通讯员杨国栋吴育珊庞小红文图
本报平顶山讯“葡萄真是甜,好看又好吃,下周我准备还和朋友一起来采摘呢。”9月10日,在宝丰县杨庄镇彭庄村一处葡萄园里,数位慕名而来的平顶山市区的市民一边品尝新鲜的葡萄,一边采摘一串串红里透紫的葡萄。当天,这个葡萄采摘园正式开园纳客,吸引了不少周边游客入园采摘。
“俺这葡萄一亩地产量达到四五千斤没问题,10多亩葡萄一年下来,挣个十万八万也没问题。目前,俺的葡萄品牌打出去了,特别是到周末,来采摘的游客更多。”葡萄园园主付江夫妇俩喜气洋洋向记者交底,葡萄园还采取“特色产业+贫困户”的生产模式,积极引导贫困户到葡萄园务工,并鼓励贫困户入股参与葡萄种植业生产。目前,葡萄种植逐步形成以东彭庄村为主,辐射到周边的马南、马北、大温庄、小店、薛潭、柳沟营、西彭庄等村,葡萄种植产业快速发展起来。
“杨庄镇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积极引导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实地考察,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葡萄产业,主动带动贫困户发展葡萄种植,开辟了一条脱贫创收的新路径。”杨庄镇党委书记李保刚向记者介绍说。
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宝丰县杨庄镇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增强村级集体及农户经济收入,紧紧围绕葡萄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定了“发挥优势,打造精品,构筑集葡萄采摘、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发展新思路。初步形成了以葡萄产业带动全村各项事业发展,即一业促多业的发展态势,引导带领更多的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让他们走出传统种植模式,发展现代农业。
“目前,杨庄镇有葡萄种植基地共100多个2000多亩,群众亩均收入1万元,带动全镇39户贫困户致富。”李保刚说,通过政策扶持、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一系列措施,真正实现了小产业助力大扶贫的产业脱贫模式,走出了一条地域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