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小小蚕宝宝富了田岭村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8-09-12 09:59:09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李若凡本报通讯员刘小江耿彦君
      9月11日,走进洛阳新安县青要山镇田岭村,藏身桑树林海的养殖大棚里一片静谧,工人们正轻手轻脚地检查蚕蔟,并将结满茧的蚕蔟收走,耳边传来“沙沙”的声音。村支书田文忠说:“这是蚕宝宝正在吃桑叶的声音,今年我们已经尝到了桑蚕养殖的甜头,村民们干劲可足了。”
      据介绍,田岭村总人口104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05户。之前村里大多数农户靠种植烟叶、外出务工为生。为增加群众收入,经过外出考察学习,村两委干部决定引进桑蚕产业,但是村民不愿意改变种植习惯,这个“金点子”一直被搁置。
      “群众有顾虑,支部、党员就要先行一步,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应!”田文忠决定自己先牵头干,去年10月,他成立了洛阳康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500亩土地种植桑树,由公司提供技术、材料、厂房,招聘村民种植桑树、管理树林、养蚕等,截至目前,已带动该村100余户贫困户及附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养殖大棚内,贫困户郭伟风正忙着帮蚕宝宝上蚕蔟。她在公司里打工每个月可以赚1500元,丈夫在桑树地里干活,一个月能拿到1000多元钱,并且她家的土地也流转了出去,每年可以拿到3000多元租金。“村里引进了好项目,现在我们一家人能赚到三份收入。”尝到桑蚕业发展带来甜头的她一脸喜悦。
      虽然是第一年,桑树还不成规模,但养蚕的效益已经显现。田文忠扳着指头算起账来:目前一亩桑园年产桑叶2000公斤至3000公斤,可以养4张蚕卵,孵化后约12万条幼蚕,亩产蚕茧约190公斤,按今年最低价格每公斤52元算,亩收入9000余元,将来效益会更高。
      大棚外,一群村民正围在一起谋划着下步的发展计划。“大家可以入股合作分红,也可以租赁经营大棚五五分成,或是采用金融扶贫模式,每户每年获得2000元分红,致富方式多的是。小小的蚕宝宝,一定能‘甜’了田岭村!”听着田文忠充满信心的话,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农业遥感 离我们不远
    上一篇:“鹤壁十大最美文明旅游村”出炉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