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是国家深度贫困县,原有贫困村110个、贫困户24425户83565人,目前仍有贫困村78个、贫困户14323户44148人,贫困发生率8.22%。
但该县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非常适宜发展中药材产业,当地农民也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
“号准脉”才能“用好方”,经过几番“望闻问切”,嵩县县委、县政府最终确定了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思路,出台了《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及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意见》,建设连翘之乡、柴胡之乡、山茱萸小镇、艾草小镇和皂角小镇。
坚持“谁发展中药材产业扶持谁、谁带动贫困户扶持谁”的原则,县财政每年拿出数百万元资金支持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发展中药材产业。目前,共奖补合格的中药材经营主体扶贫项目66项,涉及奖补金额1100万元,带动贫困户1900余户;贫困户个人申报1825户,涉及奖补资金230万元。同时,该县探索出了九种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
目前,嵩县“一乡一业”规模化种植基地已初步形成,中药材种植面积26万多亩,已形成山茱萸、连翘、丹参、柴胡、艾草、桔梗多个万亩基地,中药材年产量2.5万吨,产值达3.1亿元。
“丹参可扦插繁殖,也可播种,四月出小苗。春季收一茬种子,每斤种子能卖一两百元……丹参一年三季都开花,但春季最好看,等明年春天你再来,漫山遍野美得很呢!”提起丹参种植,李仁声讲得很专业。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