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舞钢市韦庄村 一个伞厂带富一个村庄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9-01-07 14:28:46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讯(记者丁需学通讯员牛明远)2018年12月29日,舞钢市枣林镇韦庄村村室西侧数百平方米的制伞扶贫车间内,机器“嗒嗒”响,伞面缝合、伞架组装、面架固定,数十名村民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一把把漂亮的雨伞在流水作业中生产出来。
      这个伞厂是韦庄村干部三下安徽省太和县引来的。
      当日上午9时,47岁的贫困村民韦秀克起身骑车回家。“伞厂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韦秀克的丈夫患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每天上午9时、下午3时,她都要回家扶丈夫上厕所。”该村村委会主任韦耀先说。
      2017年2月,韦秀克的丈夫因脑出血造成偏瘫,大把支出医药费的同时,也断了经济来源。韦秀克既要照顾丈夫,还要接送上小学的儿子,无法外出打工,年近五十的她终日愁眉不展。2018年4月,该村建起制伞扶贫车间后,韦秀克被村里安排到伞厂就业。工厂离家仅百米,她定时回家侍候丈夫,接送儿子,做饭,还不耽误打工挣钱。月工资加上各种扶贫补贴,一个月能收入2600元左右。能挣钱后,韦秀克也乐观起来:“村里有了扶贫车间,俺现在虽然忙些累些,可心里有盼头儿,有使不完的劲儿。”
      扶贫进入攻坚期,到最后都是“硬骨头”,韦庄村也不例外。如何让最难脱贫的群众脱贫?该村“两委”班子、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多次商议,认为在村里建一个扶贫车间是可行之路。他们多次前往该市产业集聚区了解相关信息,最终通过别人介绍,与安徽省太和县一家伞厂的老板取得了联系。随即,他们赴太和县招商,达成初步投资意向。
      凤引来了,还要筑“巢”。驻村第一书记刘侠带领村“两委”干部跑镇里、市里,取得该市扶贫办的支持,决定利用上级专项扶贫资金在韦庄村建标准化厂房。为尽早将扶贫车间建成投产,该村“两委”成员吃住在工地,日夜监工赶工期。
      厂房建设进展顺利,而投资人怕有投资风险犹豫起来。此时,村里除了在建的卫生室、幼儿园、村室等基建工地,同时还有村容村貌治理工程,村干部忙得团团转,但招商入驻扶贫车间是解决贫困户增收的大事,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去。
      2017年12月26日,得知伞厂老板的女儿生病住院,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一行四人忙完一天的活儿,驱车夜行近7个小时,晚上12点才赶到太和县。伞厂老板被这种精神感动,彻夜长谈定下了投资事宜。2018年春节刚过,他们第三次夜间驱车赶往太和县,配合伞厂老板把设备和原料拉回韦庄村。
      “2018年3月伞厂正式生产。目前,伞厂有职工60多人。伞厂投产以来,仅工资一项,就给务工群众发放了60多万元。每年,村集体还有厂房租金和入股分红近5万元。有了这些钱,村里贫困户的生活就有了保障!”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新奇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商城县小儿麻痹症患者闵远刚 因地制宜靠养殖成为生活强者
    上一篇:正阳县农民潘水群 返乡养牛带动40户贫困户脱贫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