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巴富强通讯员赵永昌
“泥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贫困户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住上了安居房……”2月10日一大早,商水县平店乡赵庄村党支部书记赵昌民告诉记者,2014年赵庄村因人均收入低于2000元,被列入省级贫困村,2018年赵庄村脱贫摘帽,人均实际收入超过1.2万元,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村里喜事连连,每家的喜事也是一件接着一件。
喜事之一:一家买两辆轿车
“咱村里今年又添了不少新车啊!你看村头巷尾都没地方停了……”“是啊,赵世银家二儿子今年刚买一辆车,他家有两辆车了!”在赵庄村文化广场上,整齐地停放着一辆辆汽车,大家兴高采烈地议论着。
大家所说的赵世银原来也是村里的贫困户。近年来,他家大儿子赵留伟在外地承包装修工程,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村里率先购买了一辆轿车。在哥哥的“榜样”引领下,今年春节前,弟弟赵留强也把一辆价值14万元的轿车开回了家。
其实,村里一家有两辆轿车的不光赵世银一家。“保守地说,我们村现在拥有小轿车、面包车、小货车等,最少也有60多辆……”村民向记者坦言。
喜事之二:城里乡下两套房
“我和妻子分别在县城面粉厂、服装厂务工,为了工作、生活方便,俺在县城买了一套住房,因为逢年过节还是要回家住,所以年前俺家又花近30万元新盖了一座洋楼……”该村1组年轻村民赵海涛、刘二丽成了村里人十分羡慕的“白领”。
赵海涛的邻居赵留涛和爸爸常年在周口市区和全国各地做锅炉生意,年收入几十万元。他们很早就在老家盖起了楼房,前几年也在市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3组村民赵五涛、雷红霞夫妇经常在市区跑出租,为了工作居住方便也在城里安了“家”。
“好多事,要在两年前想都不敢想,如今已经实现了,这都是脱贫攻坚的结果。”说起赵庄村脱贫路上的喜事,驻村第一书记闫图良说。“如今,赵庄村的村民们开始了新一轮攻坚,盘算着如何将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相信赵庄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