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曹国宏通讯员马伏娴孙燕)2月28日,位于唐河县少拜寺镇的南阳吉庆翔荣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加班加点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总经理李永恩则专心致志地检验刚刚下线的一批金属制品。李永恩是少拜寺镇小河李村人,早年外出创业,并小有所成,创办了北京诺信腾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感召下,2017年,李永恩在家乡投资建厂,年产值达7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
家乡因乡愁而美丽,乡村因人才而富足。为真正把乡土人才引回来、培养好、留得住、能发展,唐河县创新工作举措,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强化服务,重锤打造乡土回归人才强势队伍,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完善机制留人才。县里结合“三农”发展实际,把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实施人才重点项目、重大活动和重要载体向农村基层的乡土人才倾斜;畅通乡土人才成长渠道,把特别优秀的乡土人才纳入乡土拔尖人才管理中,享受与之相对应的政策与待遇;推行“三培养”机制,把优秀的乡土人才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把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和村级后备干部,把优秀的党员和后备干部培养成村干部,充分发挥其自富带富作用。
搭建平台育人才。实施“乡土人才培养工程”,利用县乡村三级党建信息服务、远程教育、乡村两校等平台,对“土专家”“田秀才”进行菜单式“选学”培训,并启动“农业产业发展服务团”构建互动的教育模式,让农技专家培训乡土人才,让乡土人才示范带动普通农户;实施“乡土人才提升工程”,把乡土人才回归工作与全县的“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和经济观摩活动相结合,推荐优秀的乡土人才参与观摩活动,拓宽其视野、激发其热情、引领其回归;实施“乡土人才创业集聚计划”,组织相关单位举办大型乡土人才招聘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乡土人才回乡创业、返乡务工、回村发展。
强化服务促人才。在县里设立乡土人才回归服务办公室的基础上,22个乡镇、525个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统一设立乡土人才回归服务窗口,对外公布服务窗口电话,针对回归人员的不同需求,积极开展引导服务、专项服务、即时服务、预约服务等,打通服务乡土人才“最后一公里”;建好乡土人才库、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乡土人才项目信息库,使乡土人才的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开展乡土人才寻访推荐活动,评选表彰一批“乡土拔尖人才”“回创之星”“技术能手”等。
发出最强“乡音”,展示最美“乡愁”,凝聚最浓“乡情”,留住最真“乡才”。截至目前,唐河县共有17265人纳入乡土人才库,54人返乡创办各类实体项目,704人回乡就业务工,7人担任村“两委”干部,115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全县上下营造出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