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卢松
三月春光好,植树好时节。3月6日,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党支部书记郁林英带领村民,正忙着在村后的荒山挖坑种树。
曾经,庙荒村是黄华镇最穷的村之一,还是省级贫困村。2014年以来,借扶贫攻坚的东风,郁林英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呕心沥血,奋斗拼搏,终于让昔日贫瘠的小山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改变从基础设施开始。6.8公里村内道路硬化了,安全饮水蓄水池和灌溉水渠建成并投入使用,天然气入户工程完成并通气,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部分竣工,3个文体广场全部完工……一项项村庄建设工程的实施,让村里的街道宽了,路灯亮了,公交车通了,环境整洁了。74岁的村民刘黑牛乐呵呵地说:“俺做梦都没想到村里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乡村振兴必须有产业作为支撑。近两年,庙荒村建设光伏发电站,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发展“渠畔人家”特色乡村旅游,建立电商服务站……庙荒村村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如今,庙荒村已发展成为豫北有名的特色民俗旅游村,带动了30多户村民发展农家乐,每户年均增加收入5万元。”郁林英说。
为了让大家早日过上好日子,郁林英磨破了嘴、跑断了腿、操碎了心。去年11月,庙荒村顺利完成贫困村退出,正式摘帽脱贫,郁林英的心也舒坦了。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