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洛阳市下柳沟村张红军 返乡办厂回报父老乡亲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9-03-12 15:38:02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孙纪山通讯员侯忠义曹艳青
      正月还没过完,民营企业家张红军已经在济源和洛阳两地来回奔波了,原因是这两个地方都有他的工厂,济源的工厂是15年前的老厂了,正在热火朝天地生产着,而洛阳市吉利区的工厂正处于筹备阶段,更需要他时刻操劳着。3月11日,张红军所购进的大型设备安装到位。
      今年53岁的张红军,出生在洛阳市吉利区康乐街道下柳沟村。1987年,他和同乡的伙伴一起前往开封,在一名老乡的鼓舞和指引下,开始从事玻璃制造业。一年后,他创办了下柳沟村第一个胺瓶生产厂。为了打开销路,扩大规模,他长年奔波在外,就这样一干就是15个年头,小工厂也逐渐成为一家拥有300多名职工的胺瓶生产企业。
      在张红军的示范带动下,下柳沟村建起了大大小小8个胺瓶企业,不仅解决了附近农民的就业,还增加了集体的经济收入。
      2005年,随着液化气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成本逐步提高,再加上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给胺瓶生产企业带来了危机。于是,张红军把工厂迁到了济源,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下柳沟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大幅下滑,逐步降到了零。
      近几年,吉利区委、区政府广泛宣传洛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返乡创业优秀典型和先进事例等,康乐街道党工委领导也多次走访张红军的工厂,动员他返乡,他觉得自己应该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回家乡创业,既可以实现人生价值,又可以回报父老乡亲。”张红军说。
      2018年初,在吉利区财政部门的帮助下,张红军成立了洛阳圣天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预计投资1亿元,主要生产药用、食用、酒水、饮料等用途的玻璃瓶,能解决500余人的就业问题。张红军返乡办厂不仅让许多村民不出村就能挣到钱,还吸引了在外务工的技术人员陆续来他厂里创业。
      张红军返乡办厂是乡村振兴的一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更是洛阳市委、吉利区委对返乡创业者优惠政策扶持的结果。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小麦进入拔节期水肥管理要跟上
    上一篇:让小农户共享现代农业“红利”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