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燕通讯员单保良)近日,走进商丘市梁园区水池铺乡朱关庄,一街小楼林立,水泥村道弯弯曲曲连接着农家小院。村道两旁垂柳吐絮,几户农家杏花绽放,一个美丽的新农村在春日的阳光下散发出活力和朝气。
“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充满希望的田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群众的干劲儿更足了!”3月19日,朱关庄村70岁的老党员余传华在村室里给记者讲述村里发生的变化。
“今年俺村种植早熟大葱300多亩,收麦前就能出土卖钱,与晚熟大葱错季上市。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在打钵育苗,备种辣椒。”在这个有着1300多位村民的村子里,余传华的话题离不开黄土地。
余传华说,大辣椒种植是朱关庄老百姓的“摇钱树”。从20世纪80年代起,村民打破传统耕作模式,引进大辣椒试种,试种当年辣椒生产喜获丰收。在政府的帮助下,拓宽了市场,找到了销路,还是在这片土地上,村民的收入翻了几番。
老百姓很现实,啥卖钱就种啥,辣椒种植快速在全村普及开来。接连几年,麦椒套种取代了麦棉套种。每年6月初,收了麦子,村庄周围成方连片的辣椒苗子旺盛生长,一个月后,就到了采摘的季节,收购辣椒的客商就在村头等候,交了辣椒就数钱。每到这时,村民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