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需学通讯员乔新强)“去年俺村只有李世良一家种了4分多地的赤松菇,效益不错,今年俺村有10户贫困家庭也开始种了,面积一下子发展到了30多亩,预计总产量能达20多万斤,其中这10户贫困户估计能增收50多万元。”3月27日,鲁山县四棵树乡合庄村党支部书记于京涛自豪地说。
赤松菇又名酒红球盖菇,俗称益肾菇,系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也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其具有色美、味鲜、嫩滑、爽脆、口感好等特点。近年来人工培育成功,开始推广种植。
“这种菇好吃得很,我去年率先试种了4分多地,自己开着三轮车走村串街去卖,有时也给附近的农家院送货上门,算下来卖了1万多元。”该村第一家种植赤松菇并尝到甜头的李世良介绍道。
为避免恶性竞争,合庄村为此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统购统销赤松菇。几个村干部还曾专门跑到郑州和焦作,考察了那里的赤松菇市场,发现潜力巨大。
“目前,我们在积极争取县里的支持,在合庄村建一个大型冷库,让赤松菇能够增加保鲜时间,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把小赤松菇做成一个扶贫致富的大产业。”四棵树乡乡长段雪枫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