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丙宇通讯员段永强石志莹
“黑书记”是辉县市张村乡牛村党支部书记王如录,因为肤色黝黑,常被村民称作“黑书记”。“有事就找‘黑书记’”已经成为牛村老百姓的习惯。
“群众就是我的家人,群众的事就是我的家事。”王如录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生产,壮大村集体经济奔小康的同时,不忘初心,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多年来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村中80岁孤寡老人袁清义。
袁清义是该村一名五保户,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现在逢人就讲,“我也有儿子!”这个儿子就是王如录。多年来,王如录一直把老人当成自己的家人,端水喂饭,细心照顾,因工作忙无法脱身照顾时,还嘱咐女儿女婿照料。
今年5月份,袁清义感到身体不适,来医院检查,他非得让王如录到场了才肯住院。这次在医院一住就是十天,袁清义行动不便,王如录干脆就抱着他跑来跑去地做各项检查,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十分动容。
照顾几天容易,难的是连续几年的关心关爱,面对一个非亲非故的贫困户,能做到随叫随到,一天三顿送饭,怪不得袁清义只认王如录。
“村里不管发生什么事,‘黑书记’都随叫随到。”村民王延周说。“黑书记”有辆车,但凡群众有事,跑远跑近他从来没说过什么,村干部要给他报销油费时,他总是摆摆手说:“这用不了几个钱,有时候我也是顺路。”这么多年来,他从未向村里报销过一分钱油费。为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响应禁烧号召,王如录还自掏腰包12万元购置秸秆还田机,群众需要时,只收取成本费,解决了群众秸秆还田费用高的问题。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更多技能,但是咱是村支书,能为咱老百姓多办一些实事,是我做人的本分,也是入党的初衷。”王如录动情地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