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在汝南县板店乡苏庄村扶贫车间,留守妇女董秀丽一边干活一边说:“车间就在家门口,下班还能给孩子做饭,顾家挣钱两不误,眼瞅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心里真高兴。”
“天南箱包厂扶贫车间是我村的扶贫产业,安置留守妇女80多人就业,主要订单生产车内箱包、汽车坐垫等产品,工人工资按件计酬,一月一结算,最多每个人一月可领3000多元。”苏庄村支部书记彭妍说,“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箱包厂已带动俺村30多户贫困家庭脱贫,其中20多户已经稳定摘掉穷帽。”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板店乡立足实际,突出抓好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积极引进来料加工产业,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一大批建在群众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产销两旺,吸纳500多名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该乡还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突出“一村一品”,培育专业合作社20多家,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建立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带动800多户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以魏岭村为中心的黄金梨目前已发展到3000多亩,东部30公里果木观赏带已初具规模。以柴庄村为中心的红薯种植及“三粉”加工产业不断壮大,产、加、销一条龙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温棚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仅魏岭村绿红火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就建有温室21座、温棚80多座。淡水养殖快速发展,全乡废弃坑塘得以有效利用,莲鱼混养等效益逐年攀升,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增加了群众收入。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黄华 通讯员 张红卫)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