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郏县冢头镇柿园村的益园种植合作社的100多亩葡萄园内,种葡萄和养鸡鹅在一般人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在这里却和谐地融合到一起,葡萄种植户柴孝军摸索出一条林下循环种养的新路子。

走进柿园村柴孝军的葡萄园,整整齐齐地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套好袋子地葡萄。葡萄架下,一群大白鹅正在葡萄园里悠闲地散步。园主柴孝军告诉记者,他在园内养鹅4年了,这一批鹅苗是春天购入的,到秋天就能下蛋,产生收益。
孔秀枝花120元买了20个鹅蛋。白鹅当上了义务“除草工”和“施肥员”,不仅能省出人工费,提高产量,还能让果农再添一笔绿色收入。“在‘一地双收’模式下,农作物不仅不减产,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柴孝军说。
据了解,立体种养模式既可降低养殖成本,又能提高葡萄的产量。把大鹅散养在葡萄架下,园内的青草、昆虫就成了它们地饲料,粪便成了葡萄树的天然肥料,一举多得。葡萄盛果期亩产能带来2000公斤鲜果,加上树下放养和自酿葡萄酒的收入,亩收入可达万余元。另外,合作社还吸纳周边200余名贫困群众打零工,预计每人增收6000元,成为带领群众走向致富道路的“敲门砖”。
冢头镇负责人介绍,家禽养在果园里,大大降低了除草和喷洒农药的频率,符合消费者对食品“绿色无公害”的追求,接下来该镇将继续推广高效立体种养模式,建设名优新特水果采摘园、特色民宿、水上乐园等项目,打造集休闲、旅游、生态立体循环农业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示范园,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特色种植养殖和农家乐等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大象新闻·映象网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杨冰冰)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