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脱贫“蜜”诀筑就致富“甜蜜”路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20-07-22 10:16:43    
      “打开蜂箱的时候动作要轻、稳,不要压着蜜蜂,不要震动碰撞巢脾和蜂箱。”7月20日,夏日炎炎,上午十点正是收割蜂蜜的好时机。汝州市夏店镇黄沟村八组贫困户宋兰头戴防护面罩全副武装站在蜂箱旁,随手揭开一个蜂箱,拎起一框蜂巢,上面密密麻麻爬满了蜜蜂,蜂巢里贮满了琥珀色的蜂蜜。
      宋兰和丈夫毛便卫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因为家庭困难,两人都没上过几天学,也不知道出去打工,只知道本本分分守住几亩望天收的薄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连两个孩子的学费也顾不住。
      2017年以来,宋兰和丈夫毛便卫在汝州市畜牧局驻村工作队的鼓励下尝试养蜂,从无到有,集腋成裘,宋兰的“小宝贝”从一箱发展到13箱,光养蜂一项年收入就达到2万多元。为了把蜂养成,宋兰可是下了苦功夫。为了上山收集蜂群,多少次宋兰不顾一切脱下外衣,脸上被蜇疼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为了掌握养蜂技术,宋兰多次外出学习求教。
      说到养蜂的细节和诀窍,宋兰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中华蜜蜂就是我家养的这种蜜蜂,就是大家常说的土蜂、中华蜂。中蜂采蜜期长,抗螨、抗病能力较强,属纯天然蜂蜜……”有关蜜蜂的一切,在她眼里,都是生趣盎然,就算被蜜蜂蜇,也是“甜蜜的痛”。
      “一箱蜂群一年只收一次蜜,我都是在收麦前收蜜,有个别蜂巢蜜太少,会做个标记等到收麦后再收蜜,这样能保证每箱每年收一次,每次收蜜都要留一部分,在冬季没有花源,留下的给蜜蜂做口粮。”宋兰说。
      得益于黄沟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她发展养蜂创造了有利条件,保证了蜂蜜的品质。宋兰养的中蜂是野生蜂,生存能力很强,冬天花粉少的时候,它只吃自己酿的蜂蜜过冬,其采集多种花蜜而产出蜂蜜叫土蜂蜜,俗称土蜂糖,产量稀缺,山区放养无污染,既是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又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宋兰的土蜂蜜远销江苏、四川等地,很多回头客一发就是20斤。
      脱贫路不远,就怕人志短。养蜂,让多年贫困的宋兰初尝了生活的甜头,可让她觉得更甜蜜的是,在脱贫路上一直有来自各方力量的帮扶,她从来不觉得孤单。
      现在说起宋兰,村里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昔日贫困户如今转变为脱贫自强典范。尝到了甜蜜丰收果实的宋兰现在信心十足。
      “我愿意把这份脱贫致富蜜诀告诉身边每一个人,将这份甜蜜事业进行到底,带领更多的村民一起分享这份甜蜜,走上致富之路。”宋兰目光中露出的是坚强和自信。(大象新闻·映象网 记者 杨增强 通讯员 平党申 时帅峰)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画虎村”:画笔描绘致富路
    上一篇:杞县:鱼“戏”荷叶知“莲”意 特色产业布新局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