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出现的持续连阴雨天气,使我省夏粮受到了影响,要保证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努力实现“以秋补夏”,作为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秋粮作物,玉米播种至关重要。
“玉米产量由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个要素决定,想要增加产量,首先要从提高种植密度着手,也就是提高亩穗数。”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天学说,国家在玉米重点县推广密植滴灌技术,改变现有60厘米等行距的种植模式,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为80厘米,窄行为20厘米,窄行之间铺滴灌管,既能够增加种植密度,又可以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增加通风透光性。
今年我省要在15个玉米种植县、5个大豆整建制单产提升项目县全面实施单产提升行动,以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指导选好耐密品种、做好化控防倒,集成好关键技术,建设一批高产区、示范区,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今年是国家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第二年,我省要完成15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
“去年复合种植种了260亩,采用4行大豆2行玉米的模式,今年改成了5行大豆4行玉米,4行玉米播种密度更好掌握,收获时效率更高。”获嘉县位庄乡艳阳天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方子说,去年复合种植每亩地玉米1000斤,大豆200斤左右,比单一种植玉米每亩多挣300元,“今年规模扩大了将近1倍。”
种子落地,管字上马。日前,省委农办印发了《河南省秋粮增产夺丰收行动方案》,全省18个秋粮专家指导组分包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省、市、县专家组要建立“专家+基层农技人员”工作模式,做到专家到田、技术到人、良法落地,为大面积单产提高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刘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