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商丘讯“不仅给我们提供工作岗位,还帮我们培训制衣技术,让俺甩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柘城县张桥镇贫困户李小燕笑着对记者说。据了解,去年以来,该县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活动,以“四个实施”为抓手,采取“一企帮一村”“多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等形式,找准企业、贫困村、贫困户三者利益结合点,创新探索扶贫模式,助推脱贫攻坚“开花结果”。
10月25日,记者来到柘城县了解创新扶贫模式。
据介绍,在实施产业带动中,该县通过产业带动途径,促进了大量农户增收。例如,该县白师傅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在李原乡大胡村,把三樱椒确定为主要经济作物,与贫困户签订了1500吨三樱椒收购合同,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使60多个贫困户户均增收800元以上。对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愿望、缺资金的贫困户,依托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种植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
针对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较多,帮扶企业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因户施策、动态管理,通过吸纳就业、技能培训等方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在种植养殖领域,一些企业通过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建立种植养殖基地、签订种养包销协议和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引导农户调整种养结构实行科学种植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据陈青集镇谢庄村村民介绍,柘城亚东三樱椒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与陈青集镇谢庄、党庄、王口、周位、许大等5个贫困村签订帮扶协议,吸收贫困户社员120多户,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每年定期举办种植技术培训5~7次,为200多个贫困户讲授育苗移栽等种植技术。
同时,该县对接企业采取集中办培训班、派技术人员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等形式,累计培训贫困农民8000余人次。
截至目前,全县68家会员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63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提供就业帮扶岗位1500多个,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0多个,捐助物资及帮扶资金达400多万元。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