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段新社开启新生活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7-11-09 10:19:39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叶新波
     
        身高不足一米、走路跛脚、年近五十、无父无母无兄无妹无妻无儿的残疾烟农段新社,不要救济和照顾,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租地种烟讨生活,其身残志坚脱贫致富的事迹,在卢氏县的十里八村传为佳话。
     
        生于1968年的段新社,是卢氏县文峪乡常家庄村五组农民,自小患小儿麻痹,造成双腿残疾。15岁那年,母亲患病去世,从此他就与父亲相依为命。
     
        1985年,随着卢氏烟叶生产热潮兴起,父亲就带着他来到卢氏县城近郊的东明镇铁峰村租地种烟。从那时起,他就随父亲一起种烟讨生活。父子俩勤劳善良,在租住地口碑很好。乡亲们都同情他父子俩的遭遇,都愿与他们交朋友,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经过长年累月的耳濡目染,段新社不仅学会了种烟,而且还学会了居家过日子。育苗、起垄、栽烟、烘烤、分级这些种烟技术,邻居们都愿教他,擀面、蒸馍、缝缝补补这些家务活,邻居们都会主动帮他干、教他做。他成年后不仅成了种烟的一把好手,还成了居家过日子的一把好手。
     
        当他正憧憬未来,即将迎来好生活时,父亲因积劳成疾撒手人寰。从2000年起,段新社就成了无父无母无兄无妹无妻无儿的光棍汉。
     
        村组干部和乡亲们都劝他回老家找找民政部门,看能不能办个低保或住进敬老院,但都被倔强的他一口回绝了。他说自己虽身患残疾,但还有一双手,还能养活自己,他不想过早地就成了政府的累赘。
     
        从此后,他便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种烟当中。干不了重活儿,他就与乡亲们换工,他帮乡亲们干些串烟、炕烟、挑烟的轻活儿,乡亲们帮他干些采烟、背烟、打包、运烟的重活儿。卖烟时,乡亲们都会把他和他的烟包用三轮车捎上拉到烟站。你帮他帮大家帮,一直把段新社帮到现在,使段新社成了种烟逾30载的铁杆烟农。几十年的相处,段新社与乡亲们结下了深情厚谊。段新社风趣地说他们是新时代的“互助组”,而他是“互助组”里那个最弱的个体。种烟、卖烟这么多年,段新社从不偷奸耍滑,从不种非推广品种烟叶,从不在烟叶里掺杂使假,从不与二道贩子勾勾搭搭,从不行贿搞歪风邪气。久而久之,烟站职工都乐于帮助他,不仅在种烟技术上给他“吃小灶”,而且还会在售烟时照顾他免于排队,但却被他友善地回绝了,不仅售烟时自觉排队,所售烟叶等级纯度还更加精准,堪称“样本”。
     
        多年来,段新社不仅凭种烟养活了自己,而且还乐于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亲戚朋友有个头疼脑热,乡里乡亲有个摔跤打滑,他都会伸出援手,奉献爱心,给予力所能及的帮衬。
     
        30多年来,段新社真正融入了租住村,成了大家朝夕相处的好兄弟。前年,村里把修路工程队留下来的两大间活动板房送给了他,他才搬出了土窑洞,告别了泥泞路。去年,村里把机动地无偿让他耕种,使他从外来户变成了“真村民”。今年,租地户把他的租金一降再降,他一下子把种烟面积由过去的五六亩扩大至18亩。今年,段新社的烟叶长势喜人,尽管也遭受了严重的旱灾,但卖烟收入不会低于八九万元。
     
        如今,段新社干劲儿十足,信心满满。他说他算赶上了好时代,日子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越来越好,越来越甜。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王屋山上一“愚果”
    上一篇:地膜覆盖作用大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