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今年31岁,2014年春季,一直在广东、深圳等地打工的他回到家乡,和妻子用打工挣来的60万元在自家废弃地里建起一个大型标准化养羊场,同时买回来母杜波山羊123只和59只小尾寒羊。从此夫妻俩早起晚睡在饲养场里忙碌,在他们的精心管理下,第二年山羊、绵羊存栏就达到900只。此后,羊只数量不断增多。
“养羊最辛苦的就是产羔的时候,要天天守候在羊圈里伺候母羊,给小羊保暖,防止小羊被踩死或冻死。”王涛介绍说,他和家里人在母羊产羔期间,轮流看守母羊和羊羔,所以自己的羊羔成活率很高。
山羊养殖最怕寄生虫和羊痘病。养殖过程中,王涛注重向书本和兽医学习,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终于掌握了山羊疾病防治技术。每期山羊一入栏,他都坚持防疫工作不放松。
自建场以来,王涛一直坚持用玉米秸秆和花生秧粉碎后喂羊。“主要是价格便宜,养殖成本可以降低不少。”据王涛介绍,当地农民种植夏作物以玉米花生为主,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秸秆和花生秧产生。许多农民嫌麻烦,往往是一烧了之,而这些恰恰是羊的好饲料。为此,王涛买来饲料粉碎机,并在养羊场里建起一个占地150平方米的现代化秸秆青贮池。每年入冬前,他都会收购全村的玉米秸秆、花生秧粉碎后储存越冬。
为了保证饲养的山羊、绵羊长势快、肉质好,王涛在饲养过程中还会加入些麦麸、大豆饼等细饲料。因此他养的羊个个膘肥体壮,毛色油光发亮,羊肉无膻味、口感好。
2016年夏季,王涛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肥嘟嘟”羊肉商标,又投资30万元建起一个羊肉冷库。他还利用网络干起了羊肉“电商经销”生意,目前他自养自宰的羊肉通过电商远销上海、广东等地。同时,在他的帮助和带动下,村里有18户农民也搞起了家庭山羊饲养业。
(陈臣杨艳)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