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乡村游要深耕“农”味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8-04-10 14:17:32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潘抒捷
      当前中国乡村游发展可谓如雨后春笋,从业态上看,它也正逐渐从最初1.0版的农家乐,向2.0版的民俗村镇游、3.0版的乡村度假乃至更高层级的业态不断升级发展。在理想状态下,发展乡村游,既让城市人“无处安放的乡愁”有了寄托之所,也让农村人有效地脱贫致富。乡村游的核心是“农”,旅游是衍生品,不能本末倒置,让乡村游成为无本之木。
      现今遍地开花的乡村游存在同质化、粗放化、乡土性缺失等不少问题。何以如此?一方面,不少地方对乡村游的认识理解不深,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和策划。有的乡村游开发存在较大盲目性,甚至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就匆忙上马,过程中又只重规模,不讲质量,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此外,割裂了农耕文化与现代旅游的联系。比如,不少地方并未真正重视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培育,本地村民与产业脱节,显得格格不入。又如,缺乏对乡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很多民俗文化如今只是作为一个符号呈现,丧失原本属性。这样无根的乡村游,终究无法长久。
      如何解决乡村游“成长的烦恼”?概而言之,要抓住“农”味做文章,提档升级。
      首先,做好顶层设计,找准发展模式。业内人士称,乡村游按照模式可分为城市依托、景区依托、产业依托、历史文化依托等多种类型。以景区依托型为例,就要打造与景区观光游览形成互补的集餐饮、住宿、娱乐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游,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资源基础。
      其次,走特色化和创意化之路,充分发挥“农”味。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在地文化,注重乡土气息结合人文特色,以“农”味来区别于城市休闲项目,避免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引入文化创意人才,挖掘农耕民俗等文化内容,提炼特色人文历史元素,把乡村游和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打造具有文化创意的乡村游项目,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与联动。
      总而言之,发展乡村游,“农”是根本、是核心。“农”味越浓,乡村旅游就越有可能发展得更好。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内乡县 桃花沟里花正艳
    上一篇:孟津县四季瓜果长廊结硕果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