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破解“五大难题” 乡村展露“俊模样”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8-05-05 10:43:1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永城市芒山镇镇长谢亚
      永城市芒山镇是国家级特色小镇、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辖内拥有国家5A级景区。全镇辖26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人口5.8万人,其中镇区建成区14平方公里,镇区人口2.41万人。为有效提升镇区和国家5A级景区配套功能,芒山镇以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确保了农村保洁常态化制度化。
      破解难题一:“模式怎么选”——全域保洁
      目前,农村卫生保洁共有三种模式。一是临时突击模式。每逢上级检查或者积压过多,集中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临时突击,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成效。但由于是被动迎检,干群对此意见较大,反弹较快,缺乏长效。二是组建公司模式。当地乡镇或者成立保洁公司,或者分片包干,整体推进全域内的清洁工程。但此种方式管理落后,对背街小巷清理不到位,脏乱差现象治理不彻底。三是全域外包模式。即政府购买服务,推行全域外包,将环境卫生、景观园林绿化养护和公共物业管理承包给专业公司。此种方式费用较大,但整治到位,效果较好。
      作为芒山镇,辖区内拥有国家5A级景区以及汉城旅游、地质公园、大汉雄风等知名景区景点,并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特色小镇,是全市的窗口,是永城的副中心城。为了在“后5A时代”能打造匹配的环境,芒山镇党委、镇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外出考察,最终选择全域保洁模式,确定重庆新安洁公司(保洁上市公司)为合作伙伴。2016年9月,新安洁公司入驻芒山,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水平和保洁能力,使城镇的面貌和形象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
      破解难题二:“钱从哪里来”——全民共享
      全域保洁年需费用460万元,作为财力并不雄厚的芒山镇,采取“四个一部分”来化解费用难题。
      一是争取财政补贴一部分。争取市级专项资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等专项资金,用清洁成效争取奖补资金等,并将原园林局管护的部分路段移交给新安洁公司,从而年争取100多万元,全部用于保洁开支。二是发动群众自筹一部分。利用大型LED显示屏和各村“大喇叭”,对农村清洁工程进行大力宣讲,录制播出镇活动剪影、环卫风采、先进村做法图片等,营造干部群众爱家、爱村、爱芒山的浓厚氛围。在此基础上提出“每人每月两元钱,美丽清洁我家园”的口号,采取“一事一议”模式,并对贫困户和弱势群体进行减免,年可筹集资金100万元。三是卫生费用征收一部分。按照河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收取卫生管理费用属于政府的法定行为,也是镇直各单位和经商户的法定义务。为此,芒山镇启动了卫生管理费用的法定征收行为,年征收相关费用80万元,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试点工作和城镇建设资金的缺口。四是镇级财政补贴一部分。除上述费用外,缺口资金由镇财政进行补充。这四项措施基本解决了全域保洁承包费用,解决了巨额资金的投入问题。
      破解难题三:“监管怎么做”——全方位监督
      新安洁永城分公司芒山项目部严格实行网格管理,设置8个大网格管理岗位,拥有一线作业人员208人,其中镇区100人、乡村108人(按村常住人口1000人设两名环卫工人比例配置)、机动队员20人、驾驶员10人。环卫作业设备有10吨大水车1台,小水车5吨两台,侧翻垃圾收运车两台,钩臂垃圾收运车两台,重型洗扫一体车1台,工作巡查车两台。在清洁工作开展中,如何对保洁工作进行监管?芒山镇成立督查组,制定镇区、乡村、卫生间的作业标准、方法及考核办法,加强日常巡查考核,定期组织作业质量交叉检查、设施擦拭、劳动纪律、作业形象等专项检查,使作业质量、形象形成常态并稳步提升。在镇、村村容村貌管理办公室领导下,各行政村聘请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成员为义务监督员,负责本村卫生保洁的监督。
      破解难题四:“垃圾怎么运”——全局着眼
      过去,多数乡镇对产生的垃圾采取就地掩埋或者集中堆放的方式,造成了水体污染、空气污染,而转运的费用较高,所以生活垃圾的处理和转运一直是乡村环卫保洁的一个难题。
      芒山镇推行“农户集、环卫收、集中转运、外地处理”的模式,做到了全镇保洁全覆盖,垃圾有人清。目前,全镇拥有乡村钩臂箱体60个(按村常住人口1000人配1个钩臂箱体比例配置),乡村180升垃圾桶1005个(按村常住人口50人配1个垃圾桶比例配置),镇区240升垃圾桶426个。每天,各家各户产生的垃圾均集中收集,转运到镇中转站,经压缩后外运至安徽省砀山县垃圾处理中心,彻底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
      破解难题五:“基础如何提”——全面提升
      如何让乡村更美,更干净,芒山镇多管齐下,齐头并进。一是汉风改造。以“仿汉风貌、白墙黛瓦”为特色,实施沿街建筑立面和色彩改造、广告牌匾和照明、亮化改造、街道设施和绿化景观的综合改造。街道建筑立面铺设仿古灰瓦檐子,增加沿街商铺檐下斗拱、椽子、仿古窗饰、檐花、吊垂等装饰,沿街立面刷白、门窗和房屋转角铁红色装饰,主要巷口建设门阙,增添文化气息。二是基础配套。启动“五路迎宾树形象”工程,在五个出境口及沿线干道,铲除杨树等杂树,增种绿化树种,打造绿化廊道。开展“千亩花海富百姓”工程,选择种庄村为试点,市场化种植樱花等特色观赏树木,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同时,投资460万元,强化对镇区四条街道的提升建设,更新景观树400余棵,弱电入地2600米,新铺设人行道2.3万平方米、新装路灯175盏。三是厕所革命。全镇新建高标准公厕10座、完成卫生间“星计划”13座,各村建设水冲式厕所23座。同时,开展“万户改厕惠民生”工程,全镇确定了10个整体推进村,上半年完成整体改建,其他村每村完成50户示范户的目标任务。在建设过程中,芒山镇强化指导和技术辅助,按照“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原则实施改厕工程,做到安装四个保障:保障埋管深度避免上冻、保障连接距离便于疏通、保障接结管道倾斜科学、保障密封密闭不渗废水,让群众了解农村厕所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境卫生问题,它还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环境的改善,从而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四是管理提升。整合资源,由镇政府市政管理所牵头,抽调了工商、公安、交管、市场、卫生、土地等机关单位的人员,成立联合执法组,全面负责维护镇区内的市场、交通、卫生、建设等综合管理工作,从严整治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店外经营、马路市场等。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走出黄河滩 进城当市民 镜头留住长垣罗家村历史影像
    上一篇:舞阳县 强化监督规范村级权力运行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