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光山县孙铁铺镇王楼村的交通、水利、网络、电力、文化设施条件逐渐提升和完善,党支部战斗力增强,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贫困人员的数字在逐渐减少……这一切,处处都留下80后驻村书记余晓波艰辛奋斗的痕迹。
2015年8月,余晓波被信阳市人社局选派到孙铁铺镇王楼村担任第一书记。他说,初到村子,彻夜难眠,想到党和政府的信任,看到乡亲们渴盼脱贫的眼神,担心干不好,一心忙着找办法、理思路。
余晓波琢磨,得先干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才能打开驻村工作局面,于是,“修路”两个字在他的脑海闪现。当时全村27个村民组中有21个是泥路,筹钱修路困难重重。然而,在信阳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5个月时间,从0到11公里,王楼村村民组组组通了水泥路。
三年来,余晓波和全村党员群众并肩奋斗,各项基础制度有效落实。在多方努力下,争取各类项目12个,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跨越。与此同时,发挥人社职能优势,就业和产业双轮驱动,社会保障和民生事业齐头并进,扶志与扶智并举,积极探索了“劳务输出+创业”“创业+电商”脱贫模式和公益性岗位带贫模式,为全村的持续稳定脱贫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驻村帮扶中,余晓波通过发起微信公益众筹,募集资金为王楼村小学建起了阳光图书室和班级阳光图书角。在信阳市人社局机关党委等单位支持下,为阳光图书室捐赠图书3000余册。争取光山县爱心志愿者团队连续三年资助王楼村困难学生、救助困难家庭。
2017年,又争取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服务处党支部发起成立了王楼爱心帮扶专项基金,募集爱心资金10.1万元,主要用于奖励资助王楼村学生,2017年11月发放首批爱心款1.7万元。
三年来,余晓波用脚步丈量着王楼村的每一寸土地,用一件件实事好事交了份满意答卷,被信阳市委评选为全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还受邀参加省慈善总会助学励志报告会并作典型发言。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