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许昌4万余名“巧媳妇”家门口就业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8-06-01 10:55:21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讯(许昌观察记者董学彦通讯员王烜)今年55岁的张彩玲是禹州市火龙镇太和村人,每天早上送完孙子上学,她就和村里几个要好的姐妹一起赶到禹州市“巧媳妇”钧瓷串珠示范基地串钧瓷手链。
      “串一串手链、项链,能拿到1.5元的手工费,一个月下来,能挣千儿八百。我们还可以把原材料带回家干,不耽误做家务和接送孩子。”5月26日,张彩玲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就业情况时,显得很高兴。
      “务工就在家门口,就业致富不远走。”许昌市通过培育“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开展技能培训,把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产业项目延伸到乡(镇)、村(社区),使农村妇女在不耽误农业生产和照顾家庭的同时实现增收致富。目前,全市已经培育省级“巧媳妇”工程示范基地7家,市级“巧媳妇”工程示范基地70家,县级“巧媳妇”工程示范基地157家,“巧媳妇”加工点600余处,累计培训妇女4.26万人次,帮助4万余名妇女实现创业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3000余人,人均年增收1.3万余元。
      在禹州市褚河镇吴湾社区,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根据各自的兴趣特长,每天抽空会聚在各个“巧媳妇”加工点制作手工盘扣、刺绣和古装戏曲头套。吴湾社区居民王桂枝说:“做一对盘扣手工费是0.15元,我平均一天做200对,能挣到30元,不用去外地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儿童不留守,老人不空巢,天天能回家,月月有钱花。”许昌市妇联主席张淑芹介绍,“巧媳妇”工程这种灵活的就业模式让很多农村女性变成产业工人,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女性返乡创业就业。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襄城的大西瓜熟了
    上一篇:“扶贫车间”开到家门口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