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范县:搬出滩区幸福长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8-08-29 15:45:23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王映本报通讯员张晓静
      8月27日,走进范县张庄乡千安社区,一幅闲适的“田园都市图”跃然眼前:崭新的居民楼连墙接栋,宽阔笔直的水泥路纵横交错;楼宇间,绿树掩映着社区广场,欢声笑语不断;完备的卫生服务中心、千安小学占据社区“黄金地段”,木业产业园则与社区毗邻而居。
      “两年前从滩区搬到这儿,跟做梦一样。”81岁的房佃瑞是张庄乡前房村村民,因祖祖辈辈居住在黄河大堤内,他曾经以为自己会与黄河水患打一辈子交道,“原来怕发水,房越建越高,家越来越穷;现在政府给了新房,也就是给了新生活。”
      房佃瑞的“乔迁之喜”,得益于范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2014年,范县被我省列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县;2015年6月,范县黄河滩区迁建第一批试点暨张庄乡千安社区、陈庄镇荷香社区开工建设;2017年至2019年三年规划迁建中,24个村近2万名居民将搬出滩区,彻底告别滩区之“难”。
      甩掉穷窝“搬得出”
      “哐当一声,房一下子被掏空了。明晃晃的水撵着你跑,老鼠、蛇上蹿下跳,吓得娃娃们哇哇直哭……”讲起经历过的“黄河三年两决口”情形,房佃瑞仍有后怕。
      大水过后,灌溉难、吃水难、用电难、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安居难、娶亲难被留在滩区。“俺们怕啊,除了把房垫高,还能干啥?”房佃瑞说,家家都拉土垫台,新建的地基总会涨到和老房子屋顶一般高。
      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这样的恶性循环让血汗钱变成“死资产”,也成为制约滩区发展的最大瓶颈。黄河横贯范县境内长达40多公里,黄河滩区贫困人口则占全县贫困人口的39%。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成为范县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
      “扶贫迁建事关滩区群众与全省、全国人民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群众期盼已久。让滩区居民享受城镇化发展红利,让滩区这片洼地成为经济、社会及生态发展的新引擎,是扶贫迁建的核心动力。”范县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建设社区“稳得住”
      “虽然搬了新家,但还是那些老邻居,大家仍像一家人一样,住得舒心。”今年70岁的宋景中是陈庄镇东宋楼村村民,随东宋楼村整村搬迁至陈庄镇荷香社区之前,宋景中却不这样想,“当时不太想搬。穷家难舍,谁知道社区是啥样?搬之后又咋生活?”
      可村民代表大会、广播宣传随之而来,省市县相关搬迁政策制成“明白卡”被发放至手中,宋景中的顾虑逐渐被打消。“村干部还找俺给社区的规划设计、户型提意见,没搬家之前,俺就老往社区跑。”陈庄镇荷香社区逐渐成型,也让宋景中看在眼里。
      粉刷一新的楼房干净整洁,社区幼儿园、社区小学解决上学难题,排水、照明、绿化等配套完善,游园、礼堂、党群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警务室相比市城区的社区也不遑多让。最让宋景中满意的,还是社区内的“小细节”,“每栋楼前都安了长凳,方便大家聊天;每户都有一个储藏间,能存放农机农具。”
      按照政策,搬迁户每人可以获得2.84万元的补助;再加上老宅子经过第三方评估后折算的补助,宋景中只拿出几千块钱就搬进新家。他忍不住到处夸赞:“搬迁是政府真正为老百姓办的实事、好事!”
      产业带动“能致富”
      “要不是搬到社区,俺咋能找到新工作!”范县张庄乡双庙朱村贫困户田爱芝每天早上步行10分钟,就来到范县木业产业园,开始一天的打磨木板工作。“之前因为照顾小孩,不能外出打工,俺只能眼气别人。现在社区里就有小学,孩子上学方便,俺照顾家里不费事,每月还能挣三四千块钱。”田爱芝说。
      实现产业就业,是扶贫搬迁立足的支撑。范县在编制规划时,就同步研究扶贫搬迁和产业发展方向,综合乡镇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让滩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致富。
      房顶上排列整齐、晶光闪亮的光伏发电板虽小,却可让每户每年增收2000元。如今,这样的光伏发电项目已覆盖千安社区和荷香社区,年收益高达百万余元。
      “莲藕种植的经济效益比传统种植业高出不少。”据范县陈庄镇莲藕种植带头人张磊介绍,该镇目前正在拉长莲藕经济产业链,引进莲藕、泥鳅深加工企业,“搬出来的滩区居民既可在合作社挖藕采莲,还能进厂打工,不愁没收入。”
      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多灾多难的黄河滩区,正迎来未曾有过的发展机遇。范县黄河滩区居民,也搬离苦难的命运主题,向着美好生活进发。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武陟:行业扶贫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
    上一篇:冯书记的“治乱经”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