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苹是司楼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因为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无法外出打工。村里建的扶贫车间,让她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像王丽苹一样进入扶贫车间工作的留守妇女有30多人。
司楼村党支部书记王可友介绍说,该村总人口3100人,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0%。如何让这些留守劳动力灵活就业是司楼村党支部急需解决的难题。得知政府实施的精准扶贫“九项工程”中有扶贫车间项目,王可友立即提出申请,司楼村被柘城县批准为首批开工建设的扶贫车间。司楼村扶贫车间于2017年4月开工建设,仅一个月时间,6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就顺利完工。
选准入驻企业是让贫困户能真正在扶贫车间实现脱贫的关键一环。司楼村党支部在“引进来、留得住、易创业、能致富”上下功夫。“咱招就招落地快,能给群众切切实实带来实惠的企业。通过详细考察,最终我们选定了一家制鞋企业。”王可友说。
入驻车间的企业是豫建鞋业,主要加工鞋面,对年龄要求不严,适合贫困户就业,豫建鞋业解决该村20多家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建设扶贫车间时,各级政府给予我们很大支持,我们提出的困难都能及时帮我们解决。”豫建鞋业负责人宋立振说。
司楼村扶贫车间不仅解决了本村贫困户就业问题,还吸引周边乡镇的贫困户、留守劳动力前来打工。“平常在家里给人家帮小工、搬砖头、搬水泥都是出力的活,现在有了扶贫车间,活轻松钱也多,比之前强多了。”张桥镇李庄村贫困户朱小香说。
据了解,柘城县目前建设扶贫车间145个,实现了贫困村建设全覆盖。扶贫车间,让很多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通过就业实现脱贫。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