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利今年31岁,家中3口人。几年前,丈夫不幸离世,张小利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除了种好家里的田地,再无其他收入,2016年,她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去年,陡东村建起了现代农业大棚,她申请去大棚工作,也不影响接送孩子上学,张小利别提多高兴了。
像张小利一样在现代农业大棚打工的还有刘金仓、吴小改等,他们都是贫困户。通过辛勤劳动,他们都有了稳定收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指日可待。
陡门乡陡东村现代农业大棚项目需要人工多、利润高、收益时间长,并且收入稳定性和带动性很强,非常适应地方发展。该项目以种植西红柿、彩椒等蔬菜为主,初步估算可安置约60名劳动力,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在大棚用人高峰期,日用工量可达200名,日工资收入每人100元左右。
□本报记者马丙宇通讯员陈荣霞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