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先行,打造“社区银行”
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该社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将信贷重点向涉农领域、农户居民消费、涉农产业经营、小微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项目倾斜,坚持扶贫小额信贷应贷尽贷,为改善乡村生活和人居环境提供资金支持。截至10月末,该行累计投放扶贫贷款220笔,金额46955.4万元。
筑牢农村金融服务阵地。该社以“服务有效、运营高效”为原则,优化布局自助设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确保基础金融服务进村入户。目前,漯河市农信社已实现ATM刷脸取款“镇镇通”、农民自助服务“村村通”。
搭建便民惠民服务平台。该社大力推广手机银行、“金燕e贷”等电子银行产品,加强对农村客户的引导培育,提升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水平;大力宣传“金燕e购”电商平台,鼓励广大农户积极进驻;加强与财政支农资金的合作,争取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涉农资金、新农保、新农合等补贴款项的代理发放权限,进一步壮大自身实力,提升客户覆盖率。
科技先行,打造“智能银行”
实现转型发展,离不开科技和大数据的支持。漯河市农信社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大势,深入推进金融科技融合发展,让农民享受普惠金融的快捷和方便,进一步提升农信社践行强农富农惠农政策能力。
该社以移动技术为支撑,组织人员进行政村进行上门宣传和服务,在开展金融知识宣传的同时,宣传自身业务,推进“金燕e付”“金燕e贷”“公用缴费”等的知晓率。通过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做到以人工智能打破物理环境、时间空间等现实界限,为客户构建“指尖上的银行”。
目前,漯河市农信社已对全市200多台自助银行ATM机升级赋能,具备无卡取款、刷脸取款、缴费等功能,对全市600多台农民服务终端升级赋能,具备金融服务、生活缴费、电商服务、信息查询等功能,使老百姓足不出村就可办理惠农补贴支取、转账汇款等业务。
人才先行,打造“人文银行”漯河市农信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干部“能上能下、能下能上”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有平台、受重用。
该社建立后备干部储备制度,实行后备人才库动态管理,着重培养30至35岁精通信贷、营销等业务领域的复合型年轻人才,实施名单制管理,秉承定期考察、日常考察、突出业绩考评原则,对考评优秀的员工优先启用,对考评末位的实行退出管理。
该社强化客户经理准入管理,对客户经理在思想品格、职业道德、从业资格、专业素养、年龄范围、业务能力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目前,该社各联社公司部、个贷部、小微事业部等专营部门已经建立,充实了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信贷人才,优化了信贷员工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架构。(段涵菲)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