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脱贫致富“引路人”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8-12-07 09:21:4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郭戈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风娇
      “大娘,先别着急。您得先拿着材料去乡政府登记,然后再回咱这儿办理,有啥不懂随时给我打电话。”12月5日,在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孙爱芹正耐心地为沙锅窑村低保户蔡跳娥讲解大病医疗保险的报销流程。
      “去村里次数多了,和乡亲们就慢慢熟络了,大家遇到难题有时会直接跑到乡里找我。”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任姬家山乡扶贫办主任两年多来,孙爱芹他们累计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近千个,真正成了群众的智囊团、贴心人。
      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姬家山乡属于省定贫困乡,总人口1.4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1246户3335人,贫困状况分布广、占比高、程度深。
      孙爱芹他们将扶贫开发与生态农业、民俗文化、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先后策划了“2018鹤壁王家辿第五届香椿节”“云端西顶杯首届徒步行”等特色节庆旅游文化活动,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带动蜂蜜、香椿、笨鸡蛋等特色农产品实现销售收入80余万元,施家沟、东齐等村280余名贫困群众通过出售农产品、参与服务等方式加入到旅游活动中去,实现了产业、就业双增收。
      “以前卖个香椿难啊!得一大早挑着担子去安阳卖,卖不完就烂掉了。谁能想到,这两年香椿刚出芽,城里人就闻着味儿来了,根本不愁卖、卖价还高!”王家辿村村民王相福兴奋地告诉记者。“本地的红油香椿曾为历代皇家贡品,色泽红艳、味道香浓。如今,随着特色节庆旅游文化活动的举办,这一舌尖上的美味再次为游客所追捧,还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孙爱芹说。
      持续深入开展扶贫帮扶的同时,孙爱芹带领团队在扶志、扶智上下足“绣花”功夫,先后开展科技下乡、劳动技能培训等活动,不仅拓宽了贫困群众的眼界,也提高了其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本领。
      王家辿村村民王卫军将自家两层的老房子改造后办起了农家乐,年收入超10万元。这名16岁便出门打工的山里娃实在没想到,自己居然守着家门前的大山就脱贫致富了。
      如今,在孙爱芹他们的推动下,王家辿、东齐、施家沟等村已有16户贫困户开办农家乐,张家沟村的贫困户还尝试种植丹参逾6万棵。
      目前,姬家山乡已累计实现960户2745人脱贫,5个贫困村实现摘帽,全乡贫困发生率由最初的24.2%下降到现如今的4.36%。
      今年6月,孙爱芹被省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我生在山里,长在山里,毕业后又回到山里工作。我会竭尽全力,让乡亲们尽早都过上好日子的!”孙爱芹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中央财政1.6亿元支持我省粮改饲
    上一篇:再探“四议两公开”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