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来,项城市李寨镇马寨村变得越来越漂亮,村民的行为越来越文明。近日,记者到马寨村采访,从村里干部群众那里听到不少马寨的“新故事”。
实践站里学模范
10月中旬,马寨村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举行了一次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号召村民从孝老爱亲、敬业诚信、家风淳朴、热心公益等方面挖掘典型事迹,推选出学习的榜样。
提起评选的初衷,今年61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凡新合说:“我们村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注重以身边的模范来引领带动身边的群众,我们这次评选的文明家庭不限名额,只要符合条件我们就表彰,号召全体村民向他们学习。”
评选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举行,村民最终将李金元、马超等14户家庭推选为文明家庭。他们家庭团结,热心公益,在马寨村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李金元在北京做防水防潮工程,走上了致富路。他不仅孝敬父母,还主动帮助弟弟脱贫致富。当听说老家开展“六村共建”时,李金元当场捐出5万元。
马超在浙江从事防水防潮工程,弟兄四个,一家人互敬互爱,成为十里八村学习的模范。他的母亲张爱妮因胰腺炎住进医院后,弟兄四个争着付钱。马超听说村里正搞建设,立即捐出2万元。
马寨村利用身边的模范,激励和引导了更多的家庭积极投身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来,让家家户户和和美美,广泛传播正能量,提升了村民的思想素质和文明程度,促进了农村文明和谐与稳定。
环境治理齐动手
项城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提出了与“六村共建”相结合,即建设文明村、平安村、卫生村、产业富民示范村、美丽宜居村、党建示范村。马寨村从村容村貌入手,开展了环境集中综合治理工作。凡新合说:“为了开展好‘六村共建’工作,我们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多次讨论,对环境整治工作制订计划,设立时间进程表,要求党员干部走在前头。”
购买花木、路沿石等缺资金,村干部就带头捐款,最少的也捐出了1000元,共筹到现金21400元。为了尽快打捞完村里坑塘里的杂物与垃圾,凡新合用废弃的铁皮油桶焊接了两个小船,由于设计不够合理,在一次打捞中,小船翻了,把凡新合扣在了下面,到现在,他腿上还有伤疤。监委委员薛德干着榨油的生意,为了工作,也把生意停了。
看到村干部这么拼,群众也自发地参与进来,每天参与劳动的人一般都在30人以上。过去村民习惯了出门就倒垃圾,现在无论多远,都要倒进垃圾箱里。
看到村民的变化,凡新合说:“村民们这些细微的变化,让我很高兴,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一顿火锅捐出安装路灯款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该村村民越来越关心支持村里的发展。
有一次,村委委员刘九国和村民到镇上办完事,大家一起吃火锅,席间有人说,外村都有路灯了,小刘庄还没有路灯,大家都是小刘庄的,不如捐款安装路灯。说捐就捐,当场大家就把款打到了刘九国的微信上。刘九国又给该村在外能人打了几个电话,一顿火锅没吃完,就收到捐款3.6万元。经过预算,村里只需18盏路灯,多余的钱就为村里建过街楼。
路灯款有了,18盏路灯装好了,夜晚的小刘庄亮如白昼,村民们晚饭后开始走出家门,到广场上娱乐。
路灯安好后,电费也不用村民操心,刘九国高兴地说:“电费已经有人捐啦,捐了4000多,够用几年了!”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