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永城市蒋口镇蒋口村王素玲 “孝”字刻心中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9-01-03 17:09:5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李燕实习生丁涛通讯员李艺
      “王素玲不仅温柔贤惠,而且还很孝顺,是我们村里人学习的好榜样。”提及王素玲,村民们莫不交口称赞。
      大家夸赞的王素玲是永城市蒋口镇蒋口村村民,今年45岁。结婚20多年来,她一直以一个普通妇女的身份承担着家庭责任,默默做着她应该做的事,把“孝”字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
      王素玲刚结婚时,公婆年近七旬,丈夫兄妹三个。由于公婆年岁大且身体多病,按照常理三个子女应该轮流照看,但是哥哥全家在街上居住且离家较远,加上平时很忙,不方便回家照顾父母。妹妹则嫁到了外地,更没时间来照顾父母。就这样,作为新婚儿媳的王素玲便把照顾公婆的责任扛在了自己的肩上。
      王素玲的丈夫在工地上班,家里则有4个孩子需要照顾。每天早上起来,王素玲先要为上学的女儿和上班的丈夫做好早饭,紧接着还要为年老的公婆单独做些可口的饭菜。吃完饭后,王素玲会仔细地把公婆的屋子打扫干净,并给公婆清洗衣物。
      屋漏偏逢连阴雨。2013年,王素玲的婆婆突然得病住进了医院,那段时间可把王素玲累坏了,她既要去医院陪着婆婆,给其喂药、喂饭、洗脸、洗脚、擦洗身子、端屎倒尿,又要照看4个孩子。二十多个日夜,王素玲曾因过度劳累而晕倒过。她孝顺父母的行为感动了病房里所有的人。
      婆婆出院后,身体尚未痊愈,不能单独走动。王素玲心细有耐心,从不因伺候公婆而抱怨一句,从没因为肩上的担子重而发脾气。在王素玲的精心照顾下,婆婆病情有所好转,也能拄着拐棍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了,言语也逐渐清晰起来,家里又有了欢乐的笑声。
      每年冬天,王素玲便早早地为公婆生上火炉,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点上火炉为公婆取暖。到了夏天,不管农活多忙,王素玲总是把公婆的衣服、被褥勤洗勤换。天热的时候,就把老人背到外面乘凉。怕公婆生活无趣,她给老人买了老年唱戏机,让老人听戏消磨时间。和王素玲的婆婆聊天时,记者看到,80多岁的老人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我虽然身体不好,但我命好,有这样孝顺的儿媳妇照顾我,真比闺女还亲啊。”聊天中,老人高兴地说。
      二十几年来,王素玲和公婆互敬互爱,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在一起生活着。受王素玲的熏陶,王素玲的4个孩子也都孝顺懂事,他们很体谅王素玲的辛苦,都争抢着做家务,并主动承担起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王素玲的善言善行感动了村里的人。每当有人问王素玲是什么力量让她坚持下去时,她总是说:“作为孩子,照顾好父母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只要父母身体健康,家庭和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王素玲没有豪言壮语,只会默默地用最朴实的行动传递着浓浓的孝道。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一鼓作气决战决胜 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上一篇:新安县龙潭沟村 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