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邓州市 集中供托养解脱贫难题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9-01-28 14:11:31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曹相飞通讯员习中洋杨富国
      “要不是政府这种集中供托养模式,我根本不可能腾出工夫务工增收的。”近日,正在村头养牛场务工的梁国显感慨地对记者说。
      梁国显是邓州市汲滩镇魏庄村贫困户,妻子汤爱莲早年因病致残,丧失了劳动能力,他一天到晚围着妻子转,不能外出务工不说,连农活、家务都干不安稳,全家的生计就靠儿子一人务工艰难维持。去年7月,就在梁国显一度失去生活信心的时候,镇上办起了贫困家庭重症残疾人员集中供托养机构。梁国显把妻子安顿进托养院,平时自己在村中的一家养牛场务工,每月工资1500多元,还不耽误农活,这让梁国显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如今在邓州,有300余户贫困户像梁国显家一样,从“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的困境中走了出来,困顿的生活正发生着明显转变。这得益于邓州市实施的贫困家庭重症残疾人员集中供托养工程。
      去年6月份以来,针对“一人重度残疾、拖垮一个家庭”的现象,邓州市积极实施重症残疾贫困人员集中供托养模式,探索解决阻碍脱贫的这一难题。该市通过认真调研,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市重度残疾人员集中供托养工作实施意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营公助、公办市补、各界联动的办法,对重度残疾人员集中托养的入住资格、托养机构的规模设施及建设补助、入住人员的生活和护理补贴等都制定了标准,原则上以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指导站、敬老院、村卫生室及民营养老机构为依托,统筹布局确定托养示范点。该市多方筹资1000余万元,对全市25所乡镇敬老院进行了改造升级;同时,积极招商引进社会力量兴办各类供托养机构。
      目前,全市共建成能承担集中供托养机构99家,为有入住意愿且符合入住条件的重度贫困残疾人集中供托养提供了良好条件。
      汲滩镇魏庄村集中供养机构是该市此项工作的试点之一。村里依托原有养老机构,村投镇补50余万元,设置22个房间44个床位,把不具备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五保户等纳入集中供托养范围,目前采取村办、市场化运作模式,入住人员一般费用每人每年需要六七千元。该村把贫困户每人每年政策性补贴的1700余元、入股分红的300元和五保户每人每年政策性补贴的4500元等,纳入供养点统一管理,缺口资金由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镇补贴一部分。同时,与镇卫生院签约家庭医生,定期为入住人员免费进行检查和保健服务。部分贫困家庭看到这里良好的护理条件和温馨的环境,放心地把老人留在这里照看,自己外出务工挣钱。
      “集中供托养模式,让贫困家庭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得以解放,有效地解决了‘病残一人、拖贫一家’的问题,让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了从‘陪着穷’到‘带着富’的转变。下一步,我市还要在贫困家庭重症残疾人员集中供托养上做更多的探索。”邓州市副市长贾里坚满怀信心地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贫困户的厨房门朝哪儿他都知道
    上一篇:舞钢市试水村内养老新模式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