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从传统大馍到新式“大馍”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9-02-13 11:15:43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李政
      年味儿不仅是过年的气氛,也是大家都愿意追寻的东西,年味儿可能是一场热热闹闹的社火表演,也可能是一桌香喷喷的饭菜,不同的地域之间年味儿或多或少都有些许不同,在豫东的太康县,最具年味的就是大馍。
      大馍其实就是把普通的馒头做大,是一般馒头的三四倍大,单个重量为一斤左右。春节期间给亲戚送大馍是最重要的事儿,出嫁的女儿在过年回娘家时,必须给父母拿两个大馍,晚辈儿到姨、姑、舅家里走亲戚也必须有大馍,之所以是必须,是因为如果走亲戚没有拿大馍是一件很严重的事儿。就这个“严重事儿”我专门问了奶奶,她说只有人去世了才不用拿大馍,“过年的时候外甥去舅舅家走亲戚就算拿了再多的礼品如果没拿大馍,侄子会被轰出门外。”奶奶说道。
      大年初二,姑姑来家里走亲戚,刚一进门,奶奶便问道:大馍拿了吧?没拿可不能进门呀。奶奶说的是一句玩笑话,但也由此体现了老一辈人对大馍的重视程度。今年姑姑来给奶奶拿的大馍不同于传统的馒头大馍,而是用面包做成的,形状和传统的大馍相似,重量只有传统大馍的四分之一,奶奶对新式大馍也比较喜欢,拿在手里一直夸洋气。
      从我记事起,每逢过年家里收到亲戚的大馍都能垛成一座“馍山”,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还有好几个。至于过年为什么要拿大馍,原因也没人能说清,最靠谱的一种说法是以前因为穷,白面比较少,算是奢侈品,出嫁的女儿过年回娘家就把馒头蒸得大些,算作是礼品,慢慢演变成了凡是亲戚家有长辈的,过年走亲戚都必须拿大馍。如今生活好了,白面家家都有,但“大馍文化”还在延续着,因为这对太康人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年味儿。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今年春来早 麦田管理很重要
    上一篇:住进新社区 做梦都笑醒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