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洛阳 去年 11.74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9-02-14 15:46:29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黄红立通讯员白云飞刘慧超段程亮
      2018年,洛阳市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全市11.74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77个贫困村退出,5992户20497人搬新家、过新年,栾川、宜阳、洛宁、伊川4个贫困县经市级初审,有望如期脱贫摘帽。
      “挪穷窝、换穷业,感恩共产党!”2018年,栾川县潭头镇大坪村的王东晓一家告别大山深处,搬进了亮堂的搬迁社区。靠金融扶贫贷款,王东晓在重渡沟景区做起了小生意,妻子在社区扶贫车间务工,每月都有稳定收入。2018年,和王东晓家一样,洛阳市有11.74万贫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更加牢固。从“洛阳南极”嵩县白河镇,到宜阳最偏远的花果山乡;从汝阳、洛宁等贫困地区,到新安、偃师等非贫困地区,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的足迹遍布大多数脱贫任务重的乡镇,与干群同坐一条板凳,拉家常、问实情、察实效。领导挂帅出征、以上率下,四级书记抓扶贫的局面迅速形成。
      脱贫领域“一转三推进”引向纵深。坚持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深入开展“九个一”大走访活动,开展集中宣讲活动近1200场,走访贫困户12.4万余户、非贫困户66万余户,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近16.7万条,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天寒地冻,拧开包裹严实的水龙头,清水喷涌而出……伊川县半坡镇老君堂村的杜要争笑逐颜开,他要感谢饮水安全工程的落地实施。明亮的教室、松软的操场,音乐、美术、体育课程齐全……得益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新安县铁门镇高沟小学的孩子正享受着更高质量的教育。不愁吃、不愁穿,有“宾馆式”的住宿条件,还能享受到专业护理……走进嵩县饭坡镇残疾人托养中心,生活在这里的残疾人过得舒心、活得体面。一年来,洛阳市以脱贫攻坚14个重大专项为抓手,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用一个个“实招”换来一张张笑脸。
      聚焦攻克深度贫困的“坚中之坚”。全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87亿元用于支持深度贫困县嵩县,在深度贫困村投资4.4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123个。针对贫困老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困群体,将农村低保年标准提高到3480元每人,累计民政兜底保障贫困群众9.9万名,27.33万贫困人口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聚焦非贫困地区“平衡推进”。加大对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贫困人口的投入支持力度,做到扶贫投入与脱贫攻坚任务相匹配,决不让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成为盲区和空白点。
      “冰点”逐渐消融、“难点”接连破题、“底线”层层筑牢。前不久,2018年计划退出的4个贫困县顺利通过市级初审,有望如期脱贫摘帽,为2019年洛阳市整体脱贫、稳定脱贫打下决定性基础。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不回家的春节
    上一篇:农家乐引来四方客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