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社旗县饶良镇邱庄村第一书记王卓 “三四五”诠释驻村使命与担当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9-03-04 11:15:23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王卓慰问贫困户
      □本报记者曹国宏通讯员兰奇志新文/图
      如何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主观能动性?近日,记者从社旗县了解到,该县饶良镇邱庄村第一书记王卓,用“三四五”递进数字作出了铿锵回答,诠释了驻村使命与担当。
      “三斧头”打好基础
      2017年4月25日,王卓来到社旗县饶良镇邱庄村驻村。眼前的一幕让他蒙了:刚建好的村委会院内一片杂乱,水龙头接水时“哗”一下喷了一身。
      第二天,王卓砍出了第一斧头:走访调查。因残致贫的曹炳轩家两间破房子以及为儿子治病欠下一万多元外债;水连店自然村没钱交新农合的张坤玉家,丈夫英年早逝,儿子四级残疾,儿媳妇患有乳腺癌晚期,没有纳入贫困户。
      掌握第一手材料后,王卓第二斧头顺势砍出:厘清思路。厘清了抓“输血”功能,带动“造血”功能;抓核心产业,带动劳动力就业;抓硬件建设,带动软实力发展……
      工作思路确定后,王卓又砍出第三斧头:抓落实办实事。于是,他冒酷暑,顶烈日,马不停蹄地回单位汇报意向,跑社旗争取资金,去邻村学习取经。
      “四季歌”凝聚民心
      春季“补短”提升行动,落实行业政策“快、多、全”。王卓围绕行业政策落实不到位主线,列出了任务清单,有步骤地抓落实,有计划地创新路。共排查出各类问题6类38项,成功组织慢性病鉴定117人,帮助落实残疾补贴13人,帮助上户口两人,落实危房改造17户,落实“七改一增”63户。
      夏季“两业”攻坚活动,搭建致富平台“近、短、稳”。在已建好蔬菜大棚的基础上,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新打机井两眼,架设了电线,配齐了喷灌设备,整修了道路和排水沟。
      秋季“两貌”整治活动,换得村容庭院“靓、丽、美”。动员贫困户进行“七改”,改观落后户貌。帮扶责任人入户帮助打扫卫生,清除杂草。摆放垃圾箱7个、塑料垃圾桶340个,兴建垃圾池3个。安装路灯80盏,评选出卫生先进户两户。
      冬季“双扶”志智活动,转变贫困群众“等、靠、要”。建立“爱心屋”,“爱心屋”里摆满了洗衣粉、洗洁精、食盐等小商品,并标注有不同分值等字样,然后按积分卡来兑换物品。
      “五味子”历练人生
      “苦”味难耐。驻村的第二天,王卓冒着高温进村入户调查,漂亮的西服被汗水浸湿,白皙的皮肤晒得黑黝黝的。在对邱庄村整村推进时,仅两个月他的体重就下降了20斤。
      “辣”味呛鼻。刚开始,进村入户搞调查,有些群众不理解,背后或当面就说:“你来一趟给我拿一斤油,我也说你个好,你这可好,一来就是空手。”听了这话,王卓心里犹如干炒的辣椒呛鼻,直打喷嚏。
      “酸”味不忘。2017年4月中旬,单位领导找到王卓谈起驻村工作。回到家里,妻子一阵埋怨:“俩娃恁小,我每天骑电动车跑20多里去上班,咱爹又一身病。”在王卓的耐心说服下,妻子破涕为笑。坐在屋里的父亲听见之后说:“咱老几代都是‘耙翁子’,就出你一个研究生,一定得给咱祖上争光,干工作可不能挑肥拣瘦讲价钱。”
      “甜”味舒心。在2017年全县农村基层党建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中,邱庄村全镇第一,扶贫整体工作一直保持全镇第一;王卓本人2017年7月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被县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连续多次被饶良镇党委、镇政府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乐”味无穷。当王卓走在新修的水泥路上,看见占地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内跳舞的大妈们,以及漫步在“美丽邱庄”村时,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村村通道路、一块块印有“张骞”字样的彩砖、听到一句句“家家是白墙,户户喜洋洋”的扶贫点赞时,王卓高兴得心里发甜,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河南武陟:现代化养殖业促农民增收
    上一篇:禹州市苌庄镇桑庄村第一书记郭涛 多措并举帮贫困村摘掉穷帽子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