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需学通讯员乔培珠张茜茜)“这是帮扶单位免费送来的梨树苗,树龄1年多,成活率高,今年就会开花结果。”3月10日,叶县辛店镇中邢村贫困户马海潮看着自家院里刚栽下的梨树苗高兴地说。
今年50岁的马海潮身体不好,妻子又患上重病,日子过得比较困难。“种梨树既好看又结果,自己吃不完还能卖钱。政府真是想到了群众的心坎上。”马海潮说,该村有179户村民享受这样的“福利”。
为实现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叶县将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创新生态扶贫模式,去年年底,在全县123个贫困村率先开展“送果树进农家”活动,通过发展林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空闲地不仅变成“风景线”,而且结出“致富果”。
叶县林业局局长贾晋明介绍,由扶贫帮扶单位为每个农户(包括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免费提供3~5株果树苗,利用村民房前屋后和村庄周围、坑塘周边、废弃宅基地等空闲地,建设不低于20亩的村集体经济果园,其产权和收益归集体所有或集体指定的贫困户所有。
为保证果树成活率,按照每乡镇3至5个主导林果树种、每村1至2个主栽品种的要求,林业局组织林果专家、技术人员从土质条件等方面帮助选择适宜种植的桃、梨、杏、石榴、枣等果树进行种植,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做好林木修枝、病虫害防治等后期管护工作。这些果树苗每株干径在3厘米左右,两到三年内就能结果。
目前,叶县全县123个贫困村村内绿化和庭院绿化已达到全覆盖,累计栽植果树15万株,受益农户41093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246户。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