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沈丘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9-03-25 15:06:2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巴富强通讯员王向灵刘润琪
      “村里建了文化广场后,广场舞、文艺演出、歌咏比赛、科普知识以及惠民政策的宣传等都在这里举行,成了村民的‘乐土’。”3月20日,沈丘县东城街道办事处新建村党支部书记郑怀峰说。
      “荒地”变“乐土”
      “这里本来是一个废坑塘,平常大伙儿都绕着走。谁能想到,现在建成了文化广场,别提多热闹了。”该县白集镇张单庄村73岁的村民胡明成告诉记者,村里平整废坑塘,建起了小公园、多功能村室和文化广场,安装了电子屏幕,每天播报中央新闻、惠民政策、致富信息、舞蹈歌曲。乡亲们在载歌载舞、吹拉弹唱,其乐融融。昔日的“荒地”变成了村民们最爱去的“乐土”。
      “三下乡”在这里搞,“百场大戏进农村”在这里演,“人人唱村村演”在这里开幕,免费电影在这里放映……“用处多着呢!”张单庄村党支部书记胡双领乐呵呵地说,建立文化广场以来,村里发生了大变化,以前的“麻友”成了“舞伴”,以前的“对头”成了“戏友”……文化广场成了村里所有文化活动的“根据地”。
      截至2018年底,该县578个行政村(社区)已实现村级文化广场全覆盖。
      文化广场成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主阵地
      场地有了,设施全了,怎样才能把文化广场更充分地利用起来,真正发挥其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沈丘以《千字文》尊老敬老、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等优秀文化为切入点,赋予文化广场新的内涵。
      最近,石槽集乡徐营村一年一度的道德模范表彰活动吸引了500多名村民前来参加,10位“好媳妇”和10位“好婆婆”从全村3000多人中脱颖而出。“这些都是俺村里出了名的好人。他们被选上俺心服口服,得好好向他们学习。”村民程二苗竖着大拇指感慨道。
      “不光是为了图热闹,更是为了让大家在活动中培养传统美德、加深邻里感情。”徐营村党支部书记张占中说,“现在村民们比着当模范,家长里短少了,邻里和睦了,集体意识也增强了。”
      百姓“点单”让文化广场“炫”起来
      3月15日,又逢周末,该县老城镇南关村文化广场上一派热闹景象,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广场上,有宽敞明亮的农家书屋、古朴典雅的《千字文》学堂、寓教于乐的书画室和活动室等。
      去年以来,沈丘县启动沈丘人讲沈丘故事、农业技术面对面、惠农政策解读等活动,千字文讲师讲传统文化,农业专家传授农业技术,政府工作人员解读政策文件……一时间,小村庄成了大课堂,百姓“点单式”的课程持续不断地送进了乡村,文化广场的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
      为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廉政正能量,沈丘县纪委监委组织文艺从业者编排各类通俗易懂的廉政主题文艺节目;借助“文化下乡助力脱贫”等平台,宣传古今廉吏清官的故事,让广大党员干部在休闲娱乐中品尝“精神大餐”,接受廉政教育。目前,已经创作廉政文艺作品30余件,演出100余场。“让村里文化广场成为文化标杆引领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真正实现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沈丘县委宣传部部长郭宇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藏粮于技”又一春
    上一篇:信阳马超 退伍不褪色 扶贫战场再攻坚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