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广网河南分网3月27日消息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省级贫困村——宝丰县大营镇观音堂林站垛上村,草绿了,花开了,穿村而过的石板河潺湲东流。3月26日,住在岸边的贫困户王秋旗,刮去了一贯留着的零乱胡子,开心地调试新买的洗衣机的各个旋钮。“用洗衣机洗得快,晌午加空洗衣裳,不耽误下午干活儿。”王秋旗神清气爽地说。
今年64岁的王秋旗,两个女儿已出嫁,大儿子娶了个智障妻子,幸运的是生了个健康的孩子,二儿子外出打工很少回家。王秋旗原本有一个完整的家,23年前,因对贫困山区生活的绝望,妻子离家远走,留下了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与老王相依为命,老王既当爹又当娘把儿女抚养长大。家庭沉重的担子,让本来性格乐观的老王沉默下来,日子过得得过且过,家里又脏又乱。

2016年,宝丰县住建局53名干部承担起垛上村53家贫困户帮扶任务。该局中层干部赵可分包了王秋旗家。第一次入户时,赵可走在地面高低不平的院子里,看到的是几乎满院的树枝、烟熏火燎的简易灶房,黑黢黢的屋门后慢腾腾地踱出来的留着满脸凌乱胡须、穿着破烂衣服的王秋旗,眼睛里透出对生活的无奈,角落里坐着一个满脸污垢的智障女人。
近两年多来,宝丰县汇集社会各方力量,着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聚焦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环境提升等关键领域,全力推进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各项措施的落实。宝丰县住建局对该村实施了对口帮扶,先后投入资金约40万元,改善了该村的基础设施。作为帮扶干部,赵可除了帮助王秋旗享受政策红利之外,持续地为王家募集和赠送衣物,鼓励王秋旗的小孙子王团恩努力读书,买蛋糕与王团恩庆祝生日。帮扶干部与贫困群众的互动,让王秋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改变在行动上。

今年3月,在帮扶人员的帮助下,王秋旗购买了建筑材料,把自家的院落和房屋进行了彻底整修,粉刷大门、安装新门、粉刷院墙和房屋、更换破窗、垫平院子,彻底改善户容户貌。王秋旗还刮掉了零乱的胡须,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都说扶贫先扶志,为了让俺改变邋遢形象,帮扶干部们可算是下功夫了。叫俺说,提劲儿、变样儿、多干活,就是立志。以前俺都不相信家里能有什么发展变化,现在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俺说个话都硬气,办个事都自信。俺现在有了新工作,越干越有劲儿,离脱贫致富的梦想更近了!”说起自己的变化,王秋旗高兴地说,“闺女准备带着外孙回来住,老二最近谈了女朋友,要一起回来。”对于家庭的未来,王秋旗既有自信,又有期待……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