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需学通讯员任焕英李青叶)“前两天我家的山羊又下了14只小羊羔,真是太高兴了!这日子是越过越有劲儿啊!”3月26日,在舞钢市尹集镇康庄村西的一个小山坡上,正赶着羊群吃草的康庄村民务改真抚摸着小山羊高兴地说。
1995年,务改真嫁给了康庄村民李法全。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婆婆又生大病瘫痪在床,看病花销很大。婆婆生病家里还没有缓过劲儿,公公也生病偏瘫在床,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没法提以前的日子,俩老人都偏瘫在床。我和爱人每天围着俩老人转,他顶多在周边打点零工补贴家用。”提起从前的穷日子,务改真眼里噙着泪说,俩老人常年需要医药费,再加上修葺房屋和大儿子上大学的生活开销,家里借外债达6万余元,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2016年,务改真家被确定为康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舞钢市教体局的帮扶对象。在市教体局驻村工作队的扶持下,结合务改真家实际,为她家提供5万元无息贷款,买了两头母猪、10头小猪和8只波尔多品种山羊,从此务改真开始了她的养殖脱贫路。
每天,务改真像上了发条的钟表,不到6点起床,先打扫猪圈、羊圈,再开始做饭,然后喂猪,吃过早饭收拾好家务后,就赶着羊群到村西山坡上放牧。中午赶回羊群回家做饭。吃过午饭,喂好猪后,务改真又赶着羊群上山了。傍晚时分回到家,又是一阵忙碌,喂猪,做饭。“我人不懒,看着猪圈里的猪,赶着我家的品种羊,天天都有用不完的劲儿。”务改真说。
目前,务改真喂的猪已出栏30余头,直接收益3万余元。再过几天,她家里一头母猪又要下小猪崽。羊也由最初的8只发展到现在的25只,价值近4万元。务改真的丈夫李法全也经常外出盖民房,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云南从事水利工作,全家年收入达7万余元,顺利摘掉了贫困帽子。
“俺家脱贫致富没有什么秘诀,就是靠党的好政策,靠自己的双手干。若光等政府给、伸手要,就是脱了贫俺也觉得不光彩。”务改真说,大儿子上大学时享受助学贷款、正上小学的小儿子享受营养餐,除此之外,她家还享受到户增收等扶贫政策,还给她安排了卫生清洁公益岗。
“俺和俺家里商量过了,今年准备再扩大山羊的养殖规模,趁我们俩的身体还能干,多攒点钱,等儿子结婚的时候买辆小汽车。”提起将来的打算,务改真满怀希望坚定地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