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汝南农民韩发有炸馓子脱贫后劲头更足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9-06-10 15:52:26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黄华通讯员张红卫
      “喂,韩发有吗?我是时利合超市,明天能给我们再送50斤馓子吗?”6月2日下午,汝南县板店乡冯屯村韩坡村民组一户农家庭院里,正在馓子作坊里忙碌的韩发有接到了当天第3个电话订单。
      今年38岁的韩发有一家6口人,父母年老多病,两个孩子正在上学,韩发有夫妇只能在家侍候父母,照顾孩子。5年前仅靠几亩薄田养家糊口,家庭生活捉襟见肘,在2014年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时,韩发有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以前我们韩坡人大都炸馓子。后来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炸馓子与外出打工相比,不仅辛苦收入也不高,很多人都是选择外出打工。我家原来也炸馓子,后来父母身体有病,我又不想再干,馓子作坊便停了。”韩发有告诉记者,“我家被定为贫困户后,乡村干部经常到我家走访,了解到我家过去曾炸过馓子,就劝我重新干起来。在帮扶干部的支持下,我把丢在角落里的工具又找了出来,父亲指导,我和妻子动手,馓子作坊又开张了。”
      “现在我们的馓子已经打出了品牌,周边十里八村,包括平舆、上蔡乃至周口市的人都知道‘韩坡馓子’,称我们的馓子干吃焦酥、香而不腻,熬汤耐煮、柔而不泡。既是老人、小孩、产妇的补品,又是亲朋好友往来的礼品。”正在操作盘条机的韩发有提起“韩坡馓子”,就信心满满,“刚开始炸馓子时,我们都是人工操作,和面、醒面、搓条、盘条、炸制等工序要2~3人配合才能完成,现在有了和面机、盘条机,省力多了,这些活一个人就能完成。再说卖馓子,开始我是骑着自行车到附近村叫卖,脱贫后我骑上了摩托车,送货的范围也扩大到周边乡镇,现在我开上了汽车,馓子也卖到了百里之外。”
      据韩坡村几户加工馓子的手艺人介绍,他们根据订单加工馓子,最少一天炸50斤面,可炸制馓子60多斤,带到上蔡等地销售一般10元一斤,可盈利200多元,除能照顾家庭外,还不误两季农时,虽然辛苦点,但收入并不比外出打工少。
      “馓子不仅让我们几家脱了贫,还让我们都住上了楼房,开上了汽车,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我们富裕了,得懂得知恩图报。我们几个商量过了,准备联合村里的一些贫困户,办一家馓子加工厂,再注册一个品牌,就叫‘韩坡馓子’。把全村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都招进来,有门路的到外面去跑销售,没有门路的就在加工厂打工,在全国各地都设上销售点,争取让‘韩坡馓子’香飘神州。”韩发有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安阳市 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上一篇:襄城农民常永打烧饼致富后日子更红火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