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巴富强通讯员王向灵)“家有1头牛,脱贫不言愁。家有10头牛,能住3层楼。”这是沈丘县卞路口乡农民张光新常常挂在嘴边的顺口溜。
张光新今年56岁,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他利用惠农贷款购买了8头肉牛,他不但入股成为沈丘县卞路口乡永博牧业有限公司的一名股东,而且还在公司负责加工饲料。几年下来,他不但摘掉穷帽子,还盖了3层小楼。
“乡村振兴路上牛儿跑,不愁过上好日子!”幸福写在张光新的脸上。
沈丘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畜牧业大县,全县年产农作物秸秆80万吨,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草和饲料资源,为畜牧养殖产业迅猛发展提供了保障。
“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要把畜牧业养殖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为我们多措并举加快畜牧业养殖步伐、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保障和精神动力。”沈丘县县长刘国庆说。
目前,该县建有各类规模养殖场462个、农民畜牧专业合作社262个,其中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6个、年出栏肉牛500头以上养殖场8个、年出栏肉羊1000只以上养殖场4个,畜牧产值达到33.8亿元。
从2014年起,该县被河南省畜牧局确定为肉牛扩群增量项目县,今年又被定为“粮改饲”项目试点县。先后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奶牛养殖优势区域优势县、全省肉羊养殖重点县,连续5年被周口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畜牧业生产先进县。
去年以来,沈丘县17个畜牧产业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户2489户增收。
为让肉牛养殖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拳头产业,为乡村振兴“提速”,今年沈丘县财政投入涉农整合资金500万元,分别在付井镇、纸店镇建设两个存栏肉牛500头的规模养殖场,建成投产后可带动670个农户每户增收2000元以上。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