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记者走进淮阳县大连乡刑吉屯村,只见一条条村道纵横交错,一幢幢楼房错落有致,道路两旁绿树掩映,门前院后鲜花竞放……
以前的刑吉屯村可不是这样,老党员吴守仁说:“以前俺村是乱得不能再乱了,领导班子涣散不稳,村务不公开,集体资源被侵占,群众没有主心骨,各扫门前雪。”
“由乱到治”源自淮阳县对问题村开展的综合治理。去年以来,淮阳县积极探索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采用“杀鸡用牛刀”的方法,成立由县委主导、县纪委监委牵头,法院、检察院、公安、组织、巡察、信访、扶贫、民政等部门参与的县委集中治理工作组,逐个进驻“乱村”开展综合治理,探索出了一条“巡察村居先行,案件查办紧跟,综合治理兜底,三步一体推进”基层治理新路子。
村里该吃低保的没有得到实惠,不该吃的吃了。党员很少开党员会议,有些事情都是一人说了算。和刑吉屯村一样,这是治理前淮阳县新站镇曹堂村的村务日常。
“工作组一来,村里大变样,班子调整了,道路通了,水电通了,环境清洁了,老百姓的心情也舒坦了。”曹堂村党员李恒海对记者说。
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才是治理的最终目的。
淮阳县以强化村级组织建设为重点,通过召开党员会和群众会、张贴求贤榜、发放求贤信等形式,鼓励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群体返乡创业,筛选出一批为群众服务的新班子。
“目前,曹堂村干群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一派和谐,社会治安、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都跃居全镇前五。”新站镇负责人说。
好的制度体系使基层社会治理更有成效,更有保障。
在完善村级事务管理制度上,村级所有事务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流程,推行权力清单化、履职程序化、监督科技化、问责常态化的“微权四化”廉政体系。同时,淮阳县持续推行“逢六”村务日制度,在公开透明的“阳光村务制度”基础上,实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在县里工作组的帮助下,治理村通过民主选举普遍建立“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自从建立‘一约四会’以来,村里办红白喜事都做到了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刑吉屯村村民张洪礼说。(河南日报记者 赵春喜 通讯员 刘玉涛 张广起)
实践者说
在全县范围持续开展村居巡察暨综合治理工作,对基层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综合施策,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淮阳县委书记马明超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