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党建+扶贫”跨区域协作发展 范县结对义乌“口袋”“脑袋”共富

    首页 > 三农 > 正文

    日期:2019-11-26 09:51:58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11月21日,临近中午,范县陆集乡刘堂村村民马瑞杰仍坐在工位上摆弄着手中的剪刀、胶棒、黑色丝带。马瑞杰加工的是半成品饰品,原料来自浙江义乌;加工后的成品将出口海外,借助的也是义乌的市场优势。这份工作,她才干了一个多星期。她说:“过了试用期,按件数算工资,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
      马瑞杰工作的地方虽然就在村内,却有个让村民热议许久的名字——“义乌市福田街道来料加工基地”。“大家高兴,一是因为名气大的义乌来投资,二是基地预计招工80余人。”刘堂村党支部书记刘灿玉介绍,招工时对贫困户优先,但该村仅剩一户五保户未脱贫,所以周边村的村民对基地的关注度也很高,“这可是范县第一个落地的义乌来料加工基地,我们有信心带好头!”
      革命老区范县与“江南商都”义乌结缘,要从两地对脱贫攻坚的真抓实干说起。
      范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我省“三山一滩”扶贫开发重点区域,让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脱贫是头等大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范县把主题教育与打好“三大攻坚战”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党建+扶贫”跨区域协作发展的新路。
      脱贫攻坚,全国一盘棋;全面小康,决胜在合力。从最初的“鸡毛换糖”到现在的“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已实现“无中生有”与“点石成金”的发展;义乌与范县结对开展扶贫协作,可以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助力范县在小康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今年9月,义乌与范县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地将在党的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深入合作,为范县引进龙头企业、电商产业发展、农特产品销售等提供“义乌经验”。
      建设来料加工基地,只是两地合作的成果之一。义乌抓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为范县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提供“样本”;范县的生产者、经营者变身“经纪人”,签下来自义乌的数千万元长期订单;范县与义乌之间逐步架起专项物流“桥梁”,为两地电商发展开辟渠道;以义乌优秀师资力量为依托开展电商人才培训,把“经纪人”培训课程送到范县的田间地头,范县的特色农产品则被送到义乌的展销专门窗口……
      “有义乌的跨区域协作,我们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更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斗志更高了。”范县县委主要负责人说。河南日报记者 王映 河南日报通讯员 薛善才 季玮)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糖心丑苹果这么甜 其实是“病”了
    上一篇:我省23.16万农民接受上消化道癌免费筛查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